题潜山
作者:孙仅 朝代:宋朝
- 势参吴楚分,作镇向同安。
地胜尘寰隔,天深洞府宽。
位将衡岳敌,根与霍山盘。
尘见千年白,霞生万仞丹。
崖秋争峭拔,峰霁间巑屼。
日转香炉煖,风生玉照寒。
石栖平郡堞,天柱倚云端。
绝顶人游少,高空鸟度难,风雷生别壑,星斗绕层峦。
寒暑岩间异,方隅岭际观。
为霖同海内,倒影压平阡。
砂印猿踪迹,池飘鹤羽翰。
烟萝交密荫,瀑布落飞湍。
磴道莓苔滑,松根霹雳乾。
石奇疑虎伏,湫险认龙蟠。
胜好当春赏,幽宜带雪看。
气蒸茶蕊嫩,香老菊花残。
青擢凌霄幹,红垂受露兰。
禅邻祖师塔,仙接左慈坛。
几客歌维岳,何人咏考槃。
元宗曾立庙,武帝亦鸣鸾。
圣代从何极,灵祠辑未阑。
青词驰长吏,法服降中官。
千古图经里,高名定不刊。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壮美的山峰景象。它是一座位于吴楚之间的高山,其地势优越,可以镇守同安之地。这座山峰高耸入云,根系盘踞霍山,而其顶峰则绝顶高耸,与衡岳抗衡。在千年的风雨洗礼下,山石仍然皎洁如白银,丹霞万仞如火焰般生长在山上。峰巅云雾缭绕,日出时犹如香炉,风吹时又像玉照,是一片神秘的仙境。这里栖息着罕见的野生动物和花卉,如虎、龙、鹤、兰等,是春天赏花和冬天观雪的胜地。同时,这座山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曾经有许多名人来此游览、留下诗文、建立庙宇,其中就包括了祖师塔和左慈坛等。最后,这座山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价值而被载入了千古图经中,留下了不朽的荣光。
- 背诵
-
题潜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壮美的山峰景象。它是一座位于吴楚之间的高山,其地势优越,可以镇守同安之地。这座山峰高耸入云,根系盘踞霍山…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壮美的山峰景象。它是一座位于吴楚之间的高山,其地势优越,可以镇守同安之地。这座山峰高耸入云,根系盘踞霍山,而其顶峰则绝顶高耸,与衡岳抗衡。在千年的风雨洗礼下,山石仍然皎洁如白银,丹霞万仞如火焰般生长在山上。峰巅云雾缭绕,日出时犹如香炉,风吹时又像玉照,是一片神秘的仙境。这里栖息着罕见的野生动物和花卉,如虎、龙、鹤、兰等,是春天赏花和冬天观雪的胜地。同时,这座山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曾经有许多名人来此游览、留下诗文、建立庙宇,其中就包括了祖师塔和左慈坛等。最后,这座山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价值而被载入了千古图经中,留下了不朽的荣光。折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题潜山原文,题潜山翻译,题潜山赏析,题潜山阅读答案,出自孙仅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0695.html
诗词类别
孙仅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