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古瓦砚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朝
相州古瓦砚原文
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
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声名动世人。
相州古瓦砚拼音解读
chuī jìn 西 líng chén
dāng shí shǐ chēng zhēn
zhēn táo wǎng wǎng chéng jīn shǒu
shàng tuō shēng míng dòng shì r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味深长,似乎在讲述一个历史悠久的故事。它描述了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些令人难忘的事件,如歌舞,屋瓦的珍贵等等。 第一句“吹尽西陵歌舞尘”,暗示着时间飞逝,过去的一切已经被风吹走了。西陵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也许是诗人所处的地方。 第二句“当时屋瓦始称珍”,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一些物品的重视程度和珍爱之情。这里的屋瓦可能代表着一种文化遗产或者是艺术品。 第三句“甄陶往往成今手”,指出有些东西可以通过传承保存下来,并且传至今天。甄陶可能是一位艺术大师或工匠,他留下的作品被后人传颂。 最后一句“尚托声名动世人”,强调了这些传统文化和艺术品的价值,他们的声名和影响力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感召着后人不断追寻、延续。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相州古瓦砚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味深长,似乎在讲述一个历史悠久的故事。它描述了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些令人难忘的事件,如歌舞,屋瓦的珍贵等等。 第一…展开
这首诗意味深长,似乎在讲述一个历史悠久的故事。它描述了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些令人难忘的事件,如歌舞,屋瓦的珍贵等等。 第一句“吹尽西陵歌舞尘”,暗示着时间飞逝,过去的一切已经被风吹走了。西陵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也许是诗人所处的地方。 第二句“当时屋瓦始称珍”,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一些物品的重视程度和珍爱之情。这里的屋瓦可能代表着一种文化遗产或者是艺术品。 第三句“甄陶往往成今手”,指出有些东西可以通过传承保存下来,并且传至今天。甄陶可能是一位艺术大师或工匠,他留下的作品被后人传颂。 最后一句“尚托声名动世人”,强调了这些传统文化和艺术品的价值,他们的声名和影响力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感召着后人不断追寻、延续。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详情

相州古瓦砚原文,相州古瓦砚翻译,相州古瓦砚赏析,相州古瓦砚阅读答案,出自王安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7122.html

诗词类别

王安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