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池阳

作者:王鞏      朝代:宋朝
过池阳原文
不见当年两翰林,江天为我结层阴。
九华门外柳三丈,萧相楼前松十寻。
过池阳拼音解读
jiàn dāng nián liǎng hàn lín
jiāng tiān wéi jié céng yīn
jiǔ huá mén wài liǔ sān zhàng
xiāo xiàng lóu qián sōng shí xú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登高远望时回忆起过去的事情。第一句“不见当年两翰林”,指的是曾与作者一起为国效力的两位同僚已经不在身边。第二句“江天为我结层阴”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第三句“九华门外柳三丈”,描绘了景色优美的九华山门前高耸的垂柳;第四句“萧相楼前松十寻”,则形容了高大的松树,这些景物反衬出作者内心的豁达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心境高远的精神境界。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过池阳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登高远望时回忆起过去的事情。第一句“不见当年两翰林”,指的是…展开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登高远望时回忆起过去的事情。第一句“不见当年两翰林”,指的是曾与作者一起为国效力的两位同僚已经不在身边。第二句“江天为我结层阴”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第三句“九华门外柳三丈”,描绘了景色优美的九华山门前高耸的垂柳;第四句“萧相楼前松十寻”,则形容了高大的松树,这些景物反衬出作者内心的豁达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心境高远的精神境界。折叠

作者介绍

过池阳原文,过池阳翻译,过池阳赏析,过池阳阅读答案,出自王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5196.html

诗词类别

王鞏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