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二首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秋风二首原文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
吴樯楚柁牵百丈,暖向神都寒未还。
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秋风二首拼音解读
qiū fēng chuī shān
shàng láo xià láo xiū shuǐ guān
qiáng chǔ tuó qiān bǎi zhàng
nuǎn xiàng shén dōu hán wèi hái
yào zhǎng
zhàn qīng qiāng lián bǎi mán
zhōng céng xiāo hǎo
míng chuán shù zhǎng yún jiān
qiū fēng chuī
dōng liú zhī wài 西 wēi
tiān qīng xiǎo chéng dǎo liàn
shí háng rén
zhī míng yuè wéi shuí hǎo
zǎo wǎn fān guī
huì jiāng bái tíng shù
yuán chí tái jīn shì f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将士在边地戍守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秋风吹拂下,他们修建堡垒和水关以防敌人入侵。在战乱不断的时代,他们必须时刻准备着,等待着指挥部的命令,随时迎接可能到来的战斗。 诗中描述了要路何日罢长戟,暴战从未停息。即使没有敌人入侵,这些士兵也必须保持警惕,无法回家团聚或享受平静的日子。整个边疆安危关系到国家安全,而这些士兵则是抵御外敌的最后一道防线。 诗人还描述了士兵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他们面临着艰苦的环境和孤独的生活,希望有一天能够返回自己的家园,与亲人团聚。但现实却残酷无情,许多士兵可能会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最后一段诗描述了士兵的晚年岁月。当他们白发苍苍,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时,会感慨万千。他们曾经在边地坚守,为国家安宁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而如今,他们只能依靠回忆来缓解思乡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秋风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将士在边地戍守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秋风吹拂下,他们修建堡垒和水关以防敌人入侵。在战乱不断的时代,他们必须时…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将士在边地戍守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秋风吹拂下,他们修建堡垒和水关以防敌人入侵。在战乱不断的时代,他们必须时刻准备着,等待着指挥部的命令,随时迎接可能到来的战斗。 诗中描述了要路何日罢长戟,暴战从未停息。即使没有敌人入侵,这些士兵也必须保持警惕,无法回家团聚或享受平静的日子。整个边疆安危关系到国家安全,而这些士兵则是抵御外敌的最后一道防线。 诗人还描述了士兵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他们面临着艰苦的环境和孤独的生活,希望有一天能够返回自己的家园,与亲人团聚。但现实却残酷无情,许多士兵可能会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最后一段诗描述了士兵的晚年岁月。当他们白发苍苍,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时,会感慨万千。他们曾经在边地坚守,为国家安宁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而如今,他们只能依靠回忆来缓解思乡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详情

秋风二首原文,秋风二首翻译,秋风二首赏析,秋风二首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7059.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