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员外秦援宅观妓
- 盈盈粉署郎,五日宴春光。
选客虚前馆,徵声遍后堂。
玉钗翠羽饰,罗袖郁金香。
拂黛随时广,挑鬟出意长。
啭歌遥合态,度舞暗成行。
巧落梅庭里,斜光映晓妆。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盛大的宴会场面。主人公是一位盈盈玉立的女郎,她精心打扮着自己,并在宴会上选请客人来共享美好时光。宴会上歌声婉转,舞姿飘逸,整个后堂和前馆都被音乐声所填满。女郎妆容精致,手持玉钗,佩戴翠羽饰品,穿着罗袖郁金香衣服,拂黛随意飘荡,挑鬟造型别致,美得令人眼花缭乱。在梅庭中,阳光斜照,映衬出女郎的妆容更加耀眼夺目。整首诗充满了春季的欢愉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
- 背诵
-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注释
【郁金香】生草本植物,百合科。鳞茎,叶阔披针形,带粉白色。春季开花,杯状,大而美丽,有黄、白、红或紫红各色,主要供观赏。龚骞《九秋》诗:“中夜美人愁不寐,坠鬟间翦鬱金香。”老舍《二马》第三段五:“花池里的晚郁金香开得象一片金红的晚霞。”2.用郁金制的香料。郁金,姜科植物。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七三:“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鬱金香。”清龚自珍《秋心》诗之一:“漠漠鬱金香在臂,亭亭古玉偑当腰。”3.以郁金为原料制成的供点燃的香。明高启《姑苏台》诗:“熏炉长爇鬱金香,共道千龄乐未央。”4.谓散发郁金的香气。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鬱金香。”唐李白《客中作》诗:“兰陵美酒鬱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明徐复祚《投梭记·大会》:“少妇鬱金香,玉醴盛来琥珀光。”参见“鬱金”。…展开【郁金香】生草本植物,百合科。鳞茎,叶阔披针形,带粉白色。春季开花,杯状,大而美丽,有黄、白、红或紫红各色,主要供观赏。龚骞《九秋》诗:“中夜美人愁不寐,坠鬟间翦鬱金香。”老舍《二马》第三段五:“花池里的晚郁金香开得象一片金红的晚霞。”2.用郁金制的香料。郁金,姜科植物。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七三:“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鬱金香。”清龚自珍《秋心》诗之一:“漠漠鬱金香在臂,亭亭古玉偑当腰。”3.以郁金为原料制成的供点燃的香。明高启《姑苏台》诗:“熏炉长爇鬱金香,共道千龄乐未央。”4.谓散发郁金的香气。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鬱金香。”唐李白《客中作》诗:“兰陵美酒鬱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明徐复祚《投梭记·大会》:“少妇鬱金香,玉醴盛来琥珀光。”参见“鬱金”。折叠李员外秦援宅观妓诗意赏析
-
沈佺期
沈佺期,生卒年不详,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上元二年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欢州。他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他们的诗作大都是歌舞升平的应制诗。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完善了律诗形式,使之趋于成熟。有《沈佺期集》。…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原文,李员外秦援宅观妓翻译,李员外秦援宅观妓赏析,李员外秦援宅观妓阅读答案,出自沈佺期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2530.html
诗词类别
沈佺期的诗词
- 《入鬼门关》
- 《晦日浐水应制》
- 《相和歌辞。铜雀妓》
- 《杂歌谣辞·古歌》
- 《陪幸太平公主南庄诗(一作苏颋诗)》
- 《古歌》
-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
- 《杂诗三首·其三》
- 《杂诗三首·其三》
-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