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鬼门关
- 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
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
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
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
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旅人离开京城后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到达鬼门关的艰难旅程。在路途中,他看到土地荒芜无人,自己也因为岁月流逝而变得衰老不堪。夜晚他在含沙里宿营,清晨再次踏上坡路,面对千仞谷和万重湾的危险。最后,他被问及前程何去,回答是走向遥远的西南,尽头是百足蛮族的地域。这首诗渲染出旅途中的孤独与彷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精神。
- 背诵
-
入鬼门关注释
【鬼门关】1.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玉林之间,其地有两山对峙,形同关隘,甚险恶,中间通道,为古代通往钦、廉、雷、琼及交趾的要冲。《旧唐书·地理志四》:“﹝鬼门关﹞其南尤多瘴癘,去者罕得生还。谚曰:‘鬼门关,十人九不还。’”宋黄庭坚《竹枝词》之一:“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驛是皇州。”2.迷信传说中的阴世、阳间之交界外;死亡的边缘。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在鬼门关夺转这冻形骸。”《西游记》第十回:“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掛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门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郭鹏《刘亚生》:“像他这样站在鬼门关上开玩笑的人,真是少见!”3.比喻险恶的境地。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一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锁名韁相缠住。”《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这一卖,翠环可就够他难受了……眼看着一个老实孩子送到鬼门关里头去,实在可怜。”老舍《蜕》第二:“即使天津是鬼门关,他们也得闯出来,做个自由人。”…展开【鬼门关】1.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玉林之间,其地有两山对峙,形同关隘,甚险恶,中间通道,为古代通往钦、廉、雷、琼及交趾的要冲。《旧唐书·地理志四》:“﹝鬼门关﹞其南尤多瘴癘,去者罕得生还。谚曰:‘鬼门关,十人九不还。’”宋黄庭坚《竹枝词》之一:“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驛是皇州。”2.迷信传说中的阴世、阳间之交界外;死亡的边缘。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在鬼门关夺转这冻形骸。”《西游记》第十回:“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掛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门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郭鹏《刘亚生》:“像他这样站在鬼门关上开玩笑的人,真是少见!”3.比喻险恶的境地。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一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锁名韁相缠住。”《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这一卖,翠环可就够他难受了……眼看着一个老实孩子送到鬼门关里头去,实在可怜。”老舍《蜕》第二:“即使天津是鬼门关,他们也得闯出来,做个自由人。”折叠入鬼门关诗意赏析
-
沈佺期
沈佺期,生卒年不详,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上元二年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欢州。他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他们的诗作大都是歌舞升平的应制诗。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完善了律诗形式,使之趋于成熟。有《沈佺期集》。…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入鬼门关原文,入鬼门关翻译,入鬼门关赏析,入鬼门关阅读答案,出自沈佺期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2518.html
诗词类别
沈佺期的诗词
- 《七夕》
- 《同狱者叹狱中无燕》
-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
- 《巫山高二首(一作宋之问诗)》
- 《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
- 《昆明池侍宴应制》
- 《相和歌辞。王昭君》
- 《杂诗三首·其三》
- 《相和歌辞。长门怨》
-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