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二首
-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话故事的场景,主要描述了嫦娥、观津女等仙女在天上的活动。 第一句“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描绘了河神击鼓,旗帜飘动,嫦娥摧毁魔镜的情景。第二句“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则是在形容天空如同舞台布景,斗座则象征着仙女们乘坐的车子。 第三句“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写出了一个仙女正在停留在那里,并且桥梁已经修好,可以自由的通行。第四句“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则是在形容观津女的寂寞和对远方的向往。 第五句“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则是在描绘天道的壮阔与奇幻。第六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描述了仙女们跨越银河时的欣喜和惊恐。 最后两句“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则是在强调仙女们的超凡和离人之苦,同时也表现了对未来重逢的期许。
- 背诵
-
七夕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话故事的场景,主要描述了嫦娥、观津女等仙女在天上的活动。 第一句“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描绘了河…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话故事的场景,主要描述了嫦娥、观津女等仙女在天上的活动。 第一句“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描绘了河神击鼓,旗帜飘动,嫦娥摧毁魔镜的情景。第二句“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则是在形容天空如同舞台布景,斗座则象征着仙女们乘坐的车子。 第三句“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写出了一个仙女正在停留在那里,并且桥梁已经修好,可以自由的通行。第四句“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则是在形容观津女的寂寞和对远方的向往。 第五句“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则是在描绘天道的壮阔与奇幻。第六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描述了仙女们跨越银河时的欣喜和惊恐。 最后两句“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则是在强调仙女们的超凡和离人之苦,同时也表现了对未来重逢的期许。折叠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七夕二首原文,七夕二首翻译,七夕二首赏析,七夕二首阅读答案,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24019.html
诗词类别
刘禹锡的诗词
- 《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
- 《桃源行》
- 《七夕二首》
- 《阳山庙观赛神(梁松南征至此,遂为其神,在朗州)》
- 《寻汪道士不遇》
- 《赠乐天》
-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题此诗》
- 《酬杨八副使将赴湖南途中见寄一绝》
- 《征还京师见旧番官冯叔达》
-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