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经

作者:羊士谔      朝代:唐朝
郡斋读经原文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
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
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
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几日遵归辙,东菑殆欲芜。
郡斋读经拼音解读
zhuàng líng fēi
róu hàn wéi
zhāi xīn xiá
xiāo rán dào
sàn cái chéng shàn
zhèng jiào
bàn lián shēng shuǐ
yōu xiāng guì mǎn
yīn cán fèi
jiǎng
táo yuán
shēn yīng zhú shǐ 使
huá cān shì
hàn hún zhōu
yǎn cǎo huái 怀 jūn
fēng niàn
sāng é yǒu
xiǔ 宿 mài yíng
yuán chāo
diāo cán xìng
jiě kōng náng zhì
miè jǐng
zūn guī zhé
dōng dà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年纪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是还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误入了浮躁世俗的风气之中,而现在愿意专心向道学习。 作者认为自己的才华虽然不足以成为大儒,但是也能够自得其乐,以独善自守;同时他相信正直的人都能够觉悟出真理,不会没有人跟从自己。 作者在斋戒的时候读书参禅,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用“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来形容,体现了自己对于清静和高雅生活的向往。此时的他似乎化身桃源之客,完全融入了自己所追求的境界之中。 作者不仅有着文人的情调,也具备治国安邦的抱负。他在诗中提到了“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表现出自己关注历史与政治,希望能够为社会尽一份力。 最后,作者谈到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认为人生最终还是要经历圆寂,但是他已经不再害怕凋残,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精神和思想会永存于世间。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执着,应该随缘而行,避免陷入空虚和愚妄之中。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郡斋读经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年纪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是还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误入了浮躁世俗的风…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年纪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是还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误入了浮躁世俗的风气之中,而现在愿意专心向道学习。 作者认为自己的才华虽然不足以成为大儒,但是也能够自得其乐,以独善自守;同时他相信正直的人都能够觉悟出真理,不会没有人跟从自己。 作者在斋戒的时候读书参禅,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用“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来形容,体现了自己对于清静和高雅生活的向往。此时的他似乎化身桃源之客,完全融入了自己所追求的境界之中。 作者不仅有着文人的情调,也具备治国安邦的抱负。他在诗中提到了“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表现出自己关注历史与政治,希望能够为社会尽一份力。 最后,作者谈到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认为人生最终还是要经历圆寂,但是他已经不再害怕凋残,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精神和思想会永存于世间。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执着,应该随缘而行,避免陷入空虚和愚妄之中。折叠

作者介绍

羊士谔 羊士谔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详情

郡斋读经原文,郡斋读经翻译,郡斋读经赏析,郡斋读经阅读答案,出自羊士谔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23018.html

诗词类别

羊士谔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