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十九往沅陵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朝
送吴十九往沅陵原文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送吴十九往沅陵拼音解读
yuán jiāng liú shuǐ dào chén yáng
kǒu féng jūn 驿 zhǎng
yuǎn zhé shuí zhī wàng léi
míng nián chūn shuǐ gòng hái xi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远离家乡,流落异乡并渴望归乡的心情。 第一句“沅江流水到辰阳”,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地方,指出他离开家乡时所经过的沅江已经流到了辰阳。接下来,“溪口逢君驿路长”指出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一位官员或贵族,从而暗示了他自己的贫寒和漂泊。 第二句“远谪谁知望雷雨”,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远离故乡,没有亲友知晓他的境况,只能默默忍受外界的风雨。 最后一句“明年春水共还乡”,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愿和期待。虽然此时他仍身处陌生的地方,但是他相信在明年春天,他将有机会回到家乡,与春水共同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送吴十九往沅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远离家乡,流落异乡并渴望归乡的心情。 第一句“沅江流水到辰阳”,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地方,指出他离开家乡时…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远离家乡,流落异乡并渴望归乡的心情。 第一句“沅江流水到辰阳”,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地方,指出他离开家乡时所经过的沅江已经流到了辰阳。接下来,“溪口逢君驿路长”指出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一位官员或贵族,从而暗示了他自己的贫寒和漂泊。 第二句“远谪谁知望雷雨”,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远离故乡,没有亲友知晓他的境况,只能默默忍受外界的风雨。 最后一句“明年春水共还乡”,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愿和期待。虽然此时他仍身处陌生的地方,但是他相信在明年春天,他将有机会回到家乡,与春水共同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折叠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详情

送吴十九往沅陵原文,送吴十九往沅陵翻译,送吴十九往沅陵赏析,送吴十九往沅陵阅读答案,出自王昌龄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4121.html

诗词类别

王昌龄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