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弟子规: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原文及解释翻译-弟子规》
-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关键词:弟子规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然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子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 解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 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 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几乎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 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 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 听,效果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巳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官,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 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一不小心,一阵风吹来,火就 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 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地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们想一想,与兄弟姊妹相处的时间,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与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 的相处,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 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地包容,互相地帮助,互相地关怀。所以,从小能建 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
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孩子从小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地重要,因为将来的影响非常地 大。
『上一章』『弟子规章节目录』 『下一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bookview/12372.html
热门诗词
- 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 [文天祥]
- 履儿之任四会和答诸亲友 其三 [区越]
- 秋闺二首 其二 [林章]
-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五 [方回]
- 吾庐寓言 [刘学箕]
- 冬日寄洛中杨少尹 [马戴]
- 留别诸耆老 [吴性诚]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