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弟子规: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原文及解释翻译-弟子规》
-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关键词:弟子规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这里就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 随便。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铺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在 庄严肃穆当中,我们也要树立良好的典范。什么典范?我们也看到 一般民间的这种丧礼很铺张,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不是真正 的孝道,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在办丧事的时候,也应该以庄重肃穆为主。每一个人、每一个子女,或者晚辈,能在此刻,能 有孝思追念之心,这样才是尽到丧礼,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 的丧礼不是真正的尽到礼节,应该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
“祭尽诚”,这里“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时候要真诚。我 们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要有怎样的心?要有他仿 佛就在我们旁边这样的心。所以,我们不可以好像我拜一下,我有 祭祀这样就好。我们说“祭神如神在”,虽然他们已经远离了我 I们,但是我们在祭拜他,就好像我们呼请他回来一样,这样的亲 t切,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为人父母的,你能这样做给你 子的子女看,让他也能了解什么叫对父母的一种礼敬。
® 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人能感恩祖先,能感 m恩过世的父母,这样我们就不敢胡作非为,我们有父母在,我们有 "T5祖先在,我们不敢贻羞祖先,我们不敢丢自己祖先的脸。所以,如 果我们祭拜的时候,能用这样的心,很诚敬,就好像他们就在我们 周遭,跟我们在一起,这样的祭拜才有意义。
“事死者,如事生”。这个也就是刚刚所讲的,祭拜的时 候要把过去的人,虽然他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也应该就像他还在 我们身旁一样。过去舍姐曾经住在末学家里有几年,她过世的时 候,在前几年,我们吃饭的时候,喝荼的时候,总不忘摆一付碗 筷,摆一个茶杯在旁边,也请她随时随地都回来与我们同聚。为什么要这样?我们这个感觉,就是她永远都在我们身旁。虽然她已经 不在,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觉得她的精神就常在左右。
所以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经常能想到父母教育我 们,指导我们,教诲我们的种种言行,或者其他很有道理的情形, 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因为我们要禀承父母所 教我们的,能一代传一代,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才不 辜负古人为什么要立教垂范于后世。
为什么要教我们孝?为什么要教我们悌?因为没有这些基 础的话,我们又如何能做人?所以,最基础的应该从“入则孝”开 始,当孩子幼小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孝养父母。做父母的 也更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在孩子三岁到七岁入学的年龄当中,不要 任意放弃这一段宝贵的时光;这一段时光他们如果没有好好建立家 庭教育,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上一章』『弟子规章节目录』 『下一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bookview/12371.html
热门诗词
- 临江仙(与叶少蕴梦得上巳游法华山九曲池流杯) [葛胜仲]
- 雨中 [韩偓]
- 春陌二首 [韦庄]
- 同前长孙左辅 [横吹曲辞三]
- 秋晓 [罗隐]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 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 [李弥逊]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
- 「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