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兰桡
出自宋朝贺铸的《点绛唇·一幅霜绡》-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熏无语。的是销凝处。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季的景象,诗中用到了《诗经》中的“销凝处”和“绿杨归路”等典故。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线,展现出淡雅的意境。 首句“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描述的是清晨的一幅美景,霜天之时,丝缕般的细雾弥漫着,仿佛覆盖了大地,而细雾中还带有一些煤烟的味道,使得这幅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真实感。 接下来,“掩熏无语,的是销凝处”,这里引用了《诗经》中的“销魂”一词,表达出作者对这样的景色的感受,即惊叹于清晨景象的美丽和神秘,想要停驻在这里享受这种静谧的氛围。 第三句“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描写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象,湖面上荷花已经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兰船,从水面上划过,逐渐消失在远方,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表现的是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循环。秋天的风吹着绿杨树叶,似乎想要抓住它们不让它们离去。而燕子也开始西飞来寻找更温暖的天地。这里也有着对过往的告别和未来的期待。
- 背诵
-
点绛唇·一幅霜绡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季的景象,诗中用到了《诗经》中的“销凝处”和“绿杨归路”等典故。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线,展现出淡雅的意…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季的景象,诗中用到了《诗经》中的“销凝处”和“绿杨归路”等典故。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线,展现出淡雅的意境。 首句“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描述的是清晨的一幅美景,霜天之时,丝缕般的细雾弥漫着,仿佛覆盖了大地,而细雾中还带有一些煤烟的味道,使得这幅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真实感。 接下来,“掩熏无语,的是销凝处”,这里引用了《诗经》中的“销魂”一词,表达出作者对这样的景色的感受,即惊叹于清晨景象的美丽和神秘,想要停驻在这里享受这种静谧的氛围。 第三句“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描写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象,湖面上荷花已经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兰船,从水面上划过,逐渐消失在远方,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表现的是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循环。秋天的风吹着绿杨树叶,似乎想要抓住它们不让它们离去。而燕子也开始西飞来寻找更温暖的天地。这里也有着对过往的告别和未来的期待。折叠 -
贺铸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太祖孝惠后族孙。年十七,宦游京师,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熙宁中出监赵州临城县酒税。元丰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阳都作院,历徐州宝丰监钱官,和州管界巡检。崇宁初以宣议郎通判泗州,迁宣德郎,改判太平州。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居苏州、常州。宣和元年(1119)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僧舍,年七十四。《…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9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