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不闻声

出自清朝袁枚的《咏史(六首选—)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
悲哉陈与窦,谋疎功不成。
其时凉州反,有人颁孝经;
意欲口打贼,贼闻笑不胜。
其无补国家,尚未远人情。
一变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学主静,人死不闻声
魏公败符离,自夸心学精,
杀人三十万,於心不曾惊。
似此称理学,何处托生灵。
呜呼孔与孟,九泉涕沾缨。
咏史(六首选—)拼音解读
dōng hàn chǐ quán
jūn duō kēng kēng
bēi zāi chén dòu
móu shū gōng chéng
shí liáng zhōu fǎn
yǒu rén bān xiào jīng
kǒu zéi
zéi wén xiào shèng
guó jiā
shàng wèi yuǎn rén qíng
biàn zhì nán sòng
háng ér míng
zhé xué zhǔ jìng
rén wén shēng
wèi gōng bài
kuā xīn xué jīng
shā rén sān shí wàn
xīn céng jīng
chēng xué
chù tuō shēng líng
kǒng mèng
jiǔ quán zhān y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几位士人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信仰的学说对于社会和自身命运的影响。 诗中提到了东汉时期,有些君子因为耻于机权之争而变得刚正不阿。但是,陈琳和窦献等人虽然谋划成效不大,而且凉州还爆发了反叛事变,有人尝试用孝经来平息局势,但是贼人却并不听从。这说明了那个时代,华夏民族在政治、社会方面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同时,诗人也提到南宋时期,有些人放弃儒家思想,选择了佛教作为信仰,认为应该追求心灵的宁静,死后不必留下任何声响。然而,也有一些人将学问用于杀戮,比如魏公败符离,他杀死了三十万人,却认为自己的学问非常精深。这样的例子提醒人们,真正的学问应该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破坏和灾难。最后,诗人悼念了孔子和孟子,表达了他们对这两位伟大哲学家的崇敬和感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咏史(六首选—)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几位士人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信仰的学说对于社会和自身命运的影响。 诗中提到了东汉时期,有些君子因为耻于…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几位士人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信仰的学说对于社会和自身命运的影响。 诗中提到了东汉时期,有些君子因为耻于机权之争而变得刚正不阿。但是,陈琳和窦献等人虽然谋划成效不大,而且凉州还爆发了反叛事变,有人尝试用孝经来平息局势,但是贼人却并不听从。这说明了那个时代,华夏民族在政治、社会方面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同时,诗人也提到南宋时期,有些人放弃儒家思想,选择了佛教作为信仰,认为应该追求心灵的宁静,死后不必留下任何声响。然而,也有一些人将学问用于杀戮,比如魏公败符离,他杀死了三十万人,却认为自己的学问非常精深。这样的例子提醒人们,真正的学问应该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破坏和灾难。最后,诗人悼念了孔子和孟子,表达了他们对这两位伟大哲学家的崇敬和感慨。折叠

作者介绍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7)中国清朝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80821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