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青鸟去
出自宋朝刘辰翁的《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节席)》- 新篘熟也,借问谁家早。
梅影里,蜂儿绕。
三更残月上,一夜霜天晓。
溪桥小,春风有意年年到。
当年青鸟去,落叶无人扫。
铜柱仄,瑶池老。
残钟长乐树,坠马咸阳道。
空回首,御街人卖南京枣。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借着描述新竹长成并询问谁家竹子最早熟来引出了整篇诗的主题。接下来描写了梅树下蜜蜂飞舞、三更残月和一夜霜天的景象,随后又写到溪桥小而春风常到,暗示时间流逝和岁月更替,当年青鸟已离去,落叶无人扫。 在第二节中,诗人以铜柱和瑶池为代表的古老建筑物形容时光的消逝,同时也提到了残钟和长乐树,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诗末点明了现实,回到现实世界,描述了皇城街头南京枣的市井气息,从而将诗歌古朴高远与生活平凡相结合。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基调,交织了时间、历史、文化和现实,富有意境和哲理。
- 背诵
-
千秋岁(和尚学林寿筵节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借着描述新竹长成并询问谁家竹子最早熟来引出了整篇诗的主题。接下来描写了梅树下蜜蜂飞舞、三更残…展开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借着描述新竹长成并询问谁家竹子最早熟来引出了整篇诗的主题。接下来描写了梅树下蜜蜂飞舞、三更残月和一夜霜天的景象,随后又写到溪桥小而春风常到,暗示时间流逝和岁月更替,当年青鸟已离去,落叶无人扫。 在第二节中,诗人以铜柱和瑶池为代表的古老建筑物形容时光的消逝,同时也提到了残钟和长乐树,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诗末点明了现实,回到现实世界,描述了皇城街头南京枣的市井气息,从而将诗歌古朴高远与生活平凡相结合。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基调,交织了时间、历史、文化和现实,富有意境和哲理。折叠 -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75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