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亦知夫水月

出自宋朝刘克庄的《水调歌头(客散循堤步月而作)
落日几呼渡,佳夕每留关。
有时来照清浅,鬓雪似潘安。
一曲亲蒙君赐,两岸更无人迹,惟见鹭飞还。
隙地欠栽接,蕉荔杂黄丹。
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残。
旁人笑我痴计,管钥费防闲。
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满腹贮清寒。
赋咏差有愧,赤壁与滁山。
水调歌头(客散循堤步月而作)拼音解读
luò
jiā měi liú guān
yǒu shí lái zhào qīng qiǎn
bìn xuě pān ān
qīn méng jūn
liǎng àn gèng rén
wéi jiàn fēi hái
qiàn zāi jiē
jiāo huáng dān
liǔ quán shū
sōng shàng yòu
cuī cán
páng rén xiào chī
guǎn yào fèi fáng xián
wēng zài lín
zhī shuǐ yuè
mǎn zhù qīng hán
yǒng chà yǒu kuì
chì chú s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落日将至,作者在边关留连不去的情景。傍晚时分,光线逐渐昏暗,但是这里的夜色却异常美好。作者用潘安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白发,更加凸显出夜色的清寒和明月的皎洁。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下,作者录制了一曲演唱,但是两岸都无人烟,只有鹭鸟在空中自由飞翔。此外,这里还有些树木,如柳树、松树等等,这些树木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美丽。最后,作者提到了赤壁和滁山,意味着自己的才气和文学修养与那些著名的文化名胜地相比也未觉得自卑或者怯懦。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水调歌头(客散循堤步月而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落日将至,作者在边关留连不去的情景。傍晚时分,光线逐渐昏暗,但是这里的夜色却异常美好。作者用潘安的形象来比喻…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落日将至,作者在边关留连不去的情景。傍晚时分,光线逐渐昏暗,但是这里的夜色却异常美好。作者用潘安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白发,更加凸显出夜色的清寒和明月的皎洁。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下,作者录制了一曲演唱,但是两岸都无人烟,只有鹭鸟在空中自由飞翔。此外,这里还有些树木,如柳树、松树等等,这些树木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美丽。最后,作者提到了赤壁和滁山,意味着自己的才气和文学修养与那些著名的文化名胜地相比也未觉得自卑或者怯懦。折叠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补将仕郎,次年调靖安主簿。先后为江淮制置使李珏、广西经略安抚使胡槻辟置幕府。宝庆元年(1225)知建阳县。以言官笺克庄《落梅诗》,激怒史弥远,卷入江湖诗案,经郑清之力辩得释。端平初,真德秀帅闽,辟为帅司参议官。次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嘉熙间,历知袁州、广东提举,升转…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72480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