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讨不枝梧

出自宋朝汪莘的《水调歌头(客有言持志者,未知其用因赋)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
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
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特立浮云外,大块可齐驱。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
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立处孤峰万仞,袖里青蛇三尺,用舍付河图。
晞汝阳阿上,濯汝洞庭湖。
水调歌头(客有言持志者,未知其用因赋)拼音解读
zhì dòng jīn shí
sāi kān
wèn jūn suǒ zhì ān zài
guì shèng rén
kàn shǒu yáng èr
kòu zhù mèng jīn
tiān tǎo zhī
yún wài
kuài
tiě shé
suì
hǎi
lùn qióng shēng
zhí jiē guàn shū
chù fēng wàn rèn
xiù qīng shé sān chǐ
yòng shě
yáng ā shàng
zhuó dòng t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作者希望自己的志向可以像洞里的金石那样坚定,气魄可以像山般广阔。他问读者,你们的志向是什么?是追求富贵还是超越常人? 然后,作者列举了两个例子:首阳二子和孟津匹马。他们都是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自己的才华成为了传奇式的人物。而天命不可违,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有失败和挫折,就像鸟儿不能栖息在没有树枝的梧桐上一样。 接下来,作者展示了他的信念:像浮云一样,要特立独行,像大块的岩石一样可以前行。他认为铁虽可以折断,玉虽可以碎裂,但他的精神不会被时间和环境所摧毁。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正直和诚实的品格始终贯穿他的生命之路。 最后,作者描述了他所处的位置:孤峰万丈高,手中青蛇三尺长。他将自己与传说中的英雄比较,表现了他自己的狂妄和自信。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和财富来为人民谋福利,如投资治理黄河汛期,澄清洞庭湖的水域等,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水调歌头(客有言持志者,未知其用因赋)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作者希望自己的志向可以像洞里的金石那样坚定,气魄可以像山般广阔。他问读者,你…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作者希望自己的志向可以像洞里的金石那样坚定,气魄可以像山般广阔。他问读者,你们的志向是什么?是追求富贵还是超越常人? 然后,作者列举了两个例子:首阳二子和孟津匹马。他们都是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自己的才华成为了传奇式的人物。而天命不可违,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有失败和挫折,就像鸟儿不能栖息在没有树枝的梧桐上一样。 接下来,作者展示了他的信念:像浮云一样,要特立独行,像大块的岩石一样可以前行。他认为铁虽可以折断,玉虽可以碎裂,但他的精神不会被时间和环境所摧毁。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正直和诚实的品格始终贯穿他的生命之路。 最后,作者描述了他所处的位置:孤峰万丈高,手中青蛇三尺长。他将自己与传说中的英雄比较,表现了他自己的狂妄和自信。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和财富来为人民谋福利,如投资治理黄河汛期,澄清洞庭湖的水域等,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折叠

作者介绍

汪莘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7097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