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了垂纶处

出自宋代王质的《青玉案(池亭)
浮萍不碍鱼行路。
细数鱼来去。
静倚溪阴深觅句。
碧鲜清润,影摇香度。
易觉阑干暮。

凫雏深傍苹根住。
浴罢红衣褪残缕。
一寸江湖可付。
渚兰汀草,卧烟敧雨。
荒了垂纶处
青玉案(池亭)拼音解读
píng ài háng
shù lái
jìng yīn shēn
xiān qīng rùn
yǐng yáo xiāng
jiào lán gàn
chú shēn bàng píng gēn zhù
hóng tuì cán
cùn jiāng
zhǔ lán tīng cǎo
yān
huāng le chuí lún c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两首诗都是形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感慨。 第一首诗中,浮萍虽然漂浮于水面,但并不妨碍鱼儿畅游。诗人在溪边静坐,观察鱼儿来来往往,品味着自然的美好,好像在深处寻找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美好。水清鱼鲜,影摇香度,但不乏阑珊之感。 第二首诗中,诗人描述了一只凫雏在苹根旁边栖息,红衣残缕的样子,似乎经历了洗浴。诗人认为他所看到的这一切是江湖、湖泊的真实写照,即使是一寸大小的湖泊,也能够包含着丰富的生命和美好的景象。渚上的兰草、汀边的荒芜,显露出一种宁静与深邃的氛围。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青玉案(池亭)诗意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形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感慨。 第一首诗中,浮萍虽然漂浮于水面,但并不妨碍鱼儿畅游…展开
这两首诗都是形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感慨。 第一首诗中,浮萍虽然漂浮于水面,但并不妨碍鱼儿畅游。诗人在溪边静坐,观察鱼儿来来往往,品味着自然的美好,好像在深处寻找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美好。水清鱼鲜,影摇香度,但不乏阑珊之感。 第二首诗中,诗人描述了一只凫雏在苹根旁边栖息,红衣残缕的样子,似乎经历了洗浴。诗人认为他所看到的这一切是江湖、湖泊的真实写照,即使是一寸大小的湖泊,也能够包含着丰富的生命和美好的景象。渚上的兰草、汀边的荒芜,显露出一种宁静与深邃的氛围。折叠

作者介绍

王质 王质 王质(769年—836年),字华卿,太原祁人,王潜第五子。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8401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