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奏大明宫

出自宋朝管鉴的《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
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
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拼音解读
qiū hào
fēng qíng kōng
dēng lín jiāng shān shèng chù
lóu zuì gāo fēng
hǎo shì yáng hòu
yún liǎn
zhē jìn yuǎn shān zhòng
chéng guō cān chà
yān shù yǒu zhōng
zuò jiān
cái lùn dòu
hóng
huī háo wàn
shuāng bái yǎn sòng fēi hóng 鸿
wèn méi xiān dān zào
xiū shān líng huì zhàng
zhuī cǎi zhī wēng
biàn 便 cǎo líng yún
guī zòu míng g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秋天的景色和登高远望所感受到的美景。诗人描述了秋天广阔的天空,清新的风露,以及从高处俯瞰江山的胜境。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四周的云彩渐渐敛去,山峦被遮盖而变得更加神秘。 接下来的另一首诗则描写了一个文人可以拥有的气质和才华。他有充沛的气魄和挥洒自如的笔力,能够写出万言万语。然而,在不谈论丹灶和药物的同时,也不需要寻找任何神仙,只需回想起那些生活中与自然和文学相联系的人、事、物就足以使这个文人产生无限的灵感。最终,这位文人的作品会带着他的心意和思想,在大明宫中反响回荡。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秋天的景色和登高远望所感受到的美景。诗人描述了秋天广阔的天空,清新的风露,以及从高处俯瞰江山的胜境。尤其是在…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秋天的景色和登高远望所感受到的美景。诗人描述了秋天广阔的天空,清新的风露,以及从高处俯瞰江山的胜境。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四周的云彩渐渐敛去,山峦被遮盖而变得更加神秘。 接下来的另一首诗则描写了一个文人可以拥有的气质和才华。他有充沛的气魄和挥洒自如的笔力,能够写出万言万语。然而,在不谈论丹灶和药物的同时,也不需要寻找任何神仙,只需回想起那些生活中与自然和文学相联系的人、事、物就足以使这个文人产生无限的灵感。最终,这位文人的作品会带着他的心意和思想,在大明宫中反响回荡。折叠

作者介绍

管鉴 管鉴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吴船录》。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养拙堂词》一卷。…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8083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