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寒与饥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咏贫士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含义是: 虽然所有万族都有自己的依托,但是孤独的云却没有。它微弱地在空中消失,何时才能再次看到它余晖。清晨,朝霞驱散了夜雾,众鸟一起飞翔。即使迟迟不愿离开树林,傍晚也必须归来。如果只是固守着一成不变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可能会经历寒冷与饥饿。但是,如果没有知音共赏,生命已经结束了,又何必感到悲伤呢?
- 背诵
-
咏贫士其一诗意赏析
-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