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夜寒光透
出自宋朝李弥逊的《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 一水如绳,两山如翼,绿野如绣。
松院干霄,筠庄枕浪,揽尽溪山秀。
水南水北,竹舆兰棹,来往月宵花昼。
问人间、天上何处,更寻大围小有。
人言拒梗,功成仙去,丹鼎夜寒光透。
唤取云英,炼成石髓,日月齐长久。
烦君挟我,朝元真阙,两翼羽轻风骤。
此时看,小茅峰顶,有云贯斗。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其中,水流如绳,两座山峰像翼一样展开,青翠的草地就像精美的刺绣品一样。松树园内高耸入云,筠庄枕着波浪,将优美的溪山风光尽收眼底。南岸北岸,小船摇曳着穿行在竹林和蓝色的丛岛之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有来往的人们。作者询问了人间和天上的何处,寻找大大小小的乐趣。 诗歌中还提到功成名退的仙人们,他们利用云英和石髓配合炼制丹药。丹鼎在夜晚仍然发出寒光,表示即使人们离开,他们留下的奇迹仍然存在。最后,作者希望读者能够带着他,登上小茅山的顶峰,看到贯穿整个星空的云彩。
- 背诵
-
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其中,水流如绳,两座山峰像翼一样展开,青翠的草地就像精美的刺绣品一样。松树园内高耸入云…展开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其中,水流如绳,两座山峰像翼一样展开,青翠的草地就像精美的刺绣品一样。松树园内高耸入云,筠庄枕着波浪,将优美的溪山风光尽收眼底。南岸北岸,小船摇曳着穿行在竹林和蓝色的丛岛之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有来往的人们。作者询问了人间和天上的何处,寻找大大小小的乐趣。 诗歌中还提到功成名退的仙人们,他们利用云英和石髓配合炼制丹药。丹鼎在夜晚仍然发出寒光,表示即使人们离开,他们留下的奇迹仍然存在。最后,作者希望读者能够带着他,登上小茅山的顶峰,看到贯穿整个星空的云彩。折叠 -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57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