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缘兀坐
出自宋朝向子諲的《点绛唇(复自和)》- 不挂一裘,世间万事如风过。
忘缘兀坐。
皮袋非真我。
随色摩尼,朱碧如何和。
还知么。
从来只个。
千古扑不破。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思想。第一句“不挂一裘,世间万事如风过”意味着不被物质所束缚,不为外界纷扰所困扰。接着,“忘缘兀坐”,表示放下人际关系,独自沉思冥想。“皮袋非真我”则指出身体只是暂时的容器,灵魂才是真正的自我。 接下来的两句“随色摩尼,朱碧如何和。还知么。”提到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即使珠宝等物品在眼前闪耀,也不能满足内心的渴望。“从来只个,千古扑不破。”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自我的坚定和对这种思想的信仰,强调这种价值观的永恒性和不可动摇性。整首诗词倡导了超越物欲和情感,追求内心自由和超然境界的生活态度。
- 背诵
-
点绛唇(复自和)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思想。第一句“不挂一裘,世间万事如风过”意味着不被物质所束缚,不为外界纷扰所困…展开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思想。第一句“不挂一裘,世间万事如风过”意味着不被物质所束缚,不为外界纷扰所困扰。接着,“忘缘兀坐”,表示放下人际关系,独自沉思冥想。“皮袋非真我”则指出身体只是暂时的容器,灵魂才是真正的自我。 接下来的两句“随色摩尼,朱碧如何和。还知么。”提到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即使珠宝等物品在眼前闪耀,也不能满足内心的渴望。“从来只个,千古扑不破。”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自我的坚定和对这种思想的信仰,强调这种价值观的永恒性和不可动摇性。整首诗词倡导了超越物欲和情感,追求内心自由和超然境界的生活态度。折叠 -
向子諲
向子湮(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5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