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肌似削

出自宋朝周紫芝的《永遇乐(五日)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余清暑。
细草摇风,小荷余雨,时节还端午。
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
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绥条无语。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永遇乐(五日)拼音解读
huái yún
yàn yóu shī 湿
qīng shǔ
cǎo yáo fēng
xiǎo
shí jiē hái duān
luó chuāng
xián cuì yān
dào jīn qián huān mèng
hái duì cǎi suí tiáo
liú huā bàn
jīn dāo yóu zài
wǎng shì gèng kān zhòng shù
ài chāi tóu
chāng jiǔ
jiù yuē hún
qīng shān
xuē
rén zài huà lóu shēn chù
xiǎng líng rén gòng dài
cuì méi 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时节更迭,回忆过去和思考未来的情景。第一段描绘了雨后清凉的气息和夏日独特的景象,如槐树林间云雾缭绕,燕泥依旧湿润,草木随风摇曳,小荷叶上还残留着雨水,此时正值端午佳节。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和对季节的敏锐感知。 第二段则是回忆过去的片段,描述了一个画楼中的女子。她的窗前挂着碧罗帘,轻抚垂落的翠丝烟缕,似乎回忆着某些前欢往事,但现在已成梦幻,再也说不出一言。 第三段承接了第二段的情绪,继续回忆过去的经历。描写了曾经的恋人用金刀割下半开的榴花,并将它送给了女子。他们曾经用艾虎钗和菖蒲酒进行誓约,但如今已无据可循。女子穿着轻衫,肌肤晶莹剔透,坐在画楼深处,似乎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但此时她已独自一人。 最后一句是对女子的描述,她的翠眉聚成了一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遐想和情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永遇乐(五日)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时节更迭,回忆过去和思考未来的情景。第一段描绘了雨后清凉的气息和夏日独特的景象,如槐树林间云雾缭绕,燕泥依旧…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时节更迭,回忆过去和思考未来的情景。第一段描绘了雨后清凉的气息和夏日独特的景象,如槐树林间云雾缭绕,燕泥依旧湿润,草木随风摇曳,小荷叶上还残留着雨水,此时正值端午佳节。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和对季节的敏锐感知。 第二段则是回忆过去的片段,描述了一个画楼中的女子。她的窗前挂着碧罗帘,轻抚垂落的翠丝烟缕,似乎回忆着某些前欢往事,但现在已成梦幻,再也说不出一言。 第三段承接了第二段的情绪,继续回忆过去的经历。描写了曾经的恋人用金刀割下半开的榴花,并将它送给了女子。他们曾经用艾虎钗和菖蒲酒进行誓约,但如今已无据可循。女子穿着轻衫,肌肤晶莹剔透,坐在画楼深处,似乎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但此时她已独自一人。 最后一句是对女子的描述,她的翠眉聚成了一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遐想和情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5275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