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传家渠自有
出自宋朝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戏答)》-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渠。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是描述作者对于自己年老后孤独无依的感叹和思考。第一句“月中笑语”,描绘了静谧的夜空和快乐的氛围,但接下来的“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渠。相见无因梦见之。”则传达出作者的孤独和无奈,表现了他所处的处境与心情。 第二句“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则是对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肯定,认为儒学可以代代相传,而个人的生命则如同流水般短暂而渺小。但最后一句“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则反映出作者对于自身的关注,意味着他对于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既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也反映出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 背诵
-
减字木兰花(戏答)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是描述作者对于自己年老后孤独无依的感叹和思考。第一句“月中笑语”,描绘了静谧的夜空和快乐的氛围,但接下来的“万里…展开这首诗词是描述作者对于自己年老后孤独无依的感叹和思考。第一句“月中笑语”,描绘了静谧的夜空和快乐的氛围,但接下来的“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渠。相见无因梦见之。”则传达出作者的孤独和无奈,表现了他所处的处境与心情。 第二句“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则是对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肯定,认为儒学可以代代相传,而个人的生命则如同流水般短暂而渺小。但最后一句“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则反映出作者对于自身的关注,意味着他对于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既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也反映出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折叠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在京…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3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