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千潭普现

出自宋代张伯端的《西江月(三)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
亭亭蟾影照寒泉。
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
高低不约信方圆。
说甚短长深浅。
西江月(三)拼音解读
xìng zhū xìng
zhū fāng xìng jiē rán
tíng tíng chán yǐng zhào hán quán
yuè qiān tán xiàn
xiǎo háo fèn shí
shí biàn mǎn sān qiān
gāo yuē xìn fāng yuán
shuō shèn duǎn zhǎng shēn qiǎ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性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自己的性与众生的佛性相通,而且所有佛性都是相同的。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月亮倒影在寒泉里的景象来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无论大小多少,每一个水潭中都映照出同样的月亮影子。最后,作者指出这种观念不受任何限制,不分高低大小,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难以言说其深浅长短之处。总之,这首诗试图表达出一种超越个体和界限的普遍存在的信仰和精神。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西江月(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性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自己的性与众生的佛性相通,而且所有佛性都是相同的。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月亮倒影…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性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自己的性与众生的佛性相通,而且所有佛性都是相同的。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月亮倒影在寒泉里的景象来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无论大小多少,每一个水潭中都映照出同样的月亮影子。最后,作者指出这种观念不受任何限制,不分高低大小,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难以言说其深浅长短之处。总之,这首诗试图表达出一种超越个体和界限的普遍存在的信仰和精神。折叠

作者介绍

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283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