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自诵经
出自唐朝修睦的《思齐己上人》- 同人与流俗,相谓好襟灵。
有口不他说,长年自诵经。
水声秋后石,山色晚来庭。
客问修何法,指松千岁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人在人世间以修行为主,与俗世不同的心境和态度。 第一句“同人与流俗,相谓好襟灵”,意思是说他喜欢与有共同信仰、追求精神上的人交往,而不太愿意涉足世俗之中。他们可以共同聚会,探讨人生、修行等话题,相互理解和支持。 第二句“有口不他说,长年自诵经”,指的是他独行僧道,常年默默地自我修行,不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声音。他长期诵读佛经,用文字上的智慧来深化自己的道行。 第三句“水声秋后石,山色晚来庭”,描绘了他所居住的环境,即处于临水、临山的地方,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也为自己的修行提供了一个安静、净化心灵的场所。 最后一句“客问修何法,指松千岁青”,别人问他如何修行,他向着千年古松指了指,暗示修行需要像古松一样坚定不移、长青不衰。同时也表达了他信仰佛法之深,对自然界的景色和万物有一种敬畏之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所表现的是一个修行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与世俗为伍的态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将自己的心灵放置在宁静、清净的环境中进行修炼,朝着永恒不变的目标前进。
- 背诵
-
思齐己上人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人在人世间以修行为主,与俗世不同的心境和态度。 第一句“同人与流俗,相谓好襟灵”,意思是说他喜欢与有…展开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人在人世间以修行为主,与俗世不同的心境和态度。 第一句“同人与流俗,相谓好襟灵”,意思是说他喜欢与有共同信仰、追求精神上的人交往,而不太愿意涉足世俗之中。他们可以共同聚会,探讨人生、修行等话题,相互理解和支持。 第二句“有口不他说,长年自诵经”,指的是他独行僧道,常年默默地自我修行,不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声音。他长期诵读佛经,用文字上的智慧来深化自己的道行。 第三句“水声秋后石,山色晚来庭”,描绘了他所居住的环境,即处于临水、临山的地方,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也为自己的修行提供了一个安静、净化心灵的场所。 最后一句“客问修何法,指松千岁青”,别人问他如何修行,他向着千年古松指了指,暗示修行需要像古松一样坚定不移、长青不衰。同时也表达了他信仰佛法之深,对自然界的景色和万物有一种敬畏之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所表现的是一个修行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与世俗为伍的态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将自己的心灵放置在宁静、清净的环境中进行修炼,朝着永恒不变的目标前进。折叠 -
修睦
(?—918)唐末五代初僧,号楚湘。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修睦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9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