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遭心使
出自唐朝贯休的《寄山中伉禅师》-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
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
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
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学生对导师的景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在修行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对追求心灵归宿的渴望。 首句“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意味着整个世界都被外在的因素所驱使,只有导师能够用内心的力量来指引学生。第二句“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暗示道法深奥,必须通过内心的领悟才能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自然景观,野火和残霞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秋风和溪水则代表着信念和坚定的前行。最后一句“终愿一相寻”表达了学生对于与导师再次相遇的期盼,体现出他们之间紧密的师生情谊。
- 背诵
-
寄山中伉禅师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学生对导师的景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在修行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对追求心灵归宿的渴望。 首句“举世遭…展开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学生对导师的景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在修行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对追求心灵归宿的渴望。 首句“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意味着整个世界都被外在的因素所驱使,只有导师能够用内心的力量来指引学生。第二句“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暗示道法深奥,必须通过内心的领悟才能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自然景观,野火和残霞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秋风和溪水则代表着信念和坚定的前行。最后一句“终愿一相寻”表达了学生对于与导师再次相遇的期盼,体现出他们之间紧密的师生情谊。折叠 -
贯休
贯休(832-912),唐末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七岁出家,后云游四方,广事干谒。乾宁初年(894),谒吴越王钱鏐,献贺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鏐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易为「四十州」,然后方肯接见。他回答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遂拂袖而去。天复中(901-904)入蜀,谒前蜀王王…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8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