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古还照今
出自唐朝贯休的《古镜词上刘侍郎》- 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
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沈沈。
不是十二面,不是百炼金。
若非八彩眉,不可辄照临。
即归玉案头,为君整冠簪。
即居吾君手,照出天下心。
恭闻太宗朝,此镜当宸襟。
六合悬清光,万里无尘侵。
此镜今又出,天地还得一。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面珍贵的镜子,它不自夸自己的价值,照耀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即使是仙人也有手上的茧子,秋天的寒意让人感到孤独而沉静。这面镜子没有被铸造成十二个面或者经过百次淬火,但是如果没有美丽的八彩眉毛作为它的借鉴,就无法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最终,这面镜子回到了君王的案头上,整理他的发冠和发饰,再次展现其神奇的力量,能够洞察万物之心。据说,在唐朝太宗时期,这面镜子曾被视为至宝,悬挂在皇宫内,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并保持着清澈的状态,不受尘埃侵染。现在,这面镜子又重新出现,天地再次得到了统一。
- 背诵
-
古镜词上刘侍郎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面珍贵的镜子,它不自夸自己的价值,照耀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即使是仙人也有手上的茧子,秋天的寒意让人感到孤…展开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面珍贵的镜子,它不自夸自己的价值,照耀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即使是仙人也有手上的茧子,秋天的寒意让人感到孤独而沉静。这面镜子没有被铸造成十二个面或者经过百次淬火,但是如果没有美丽的八彩眉毛作为它的借鉴,就无法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最终,这面镜子回到了君王的案头上,整理他的发冠和发饰,再次展现其神奇的力量,能够洞察万物之心。据说,在唐朝太宗时期,这面镜子曾被视为至宝,悬挂在皇宫内,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并保持着清澈的状态,不受尘埃侵染。现在,这面镜子又重新出现,天地再次得到了统一。折叠 -
贯休
贯休(832-912),唐末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七岁出家,后云游四方,广事干谒。乾宁初年(894),谒吴越王钱鏐,献贺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鏐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易为「四十州」,然后方肯接见。他回答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遂拂袖而去。天复中(901-904)入蜀,谒前蜀王王…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7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