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儿夫婿去
出自唐朝刘采春的《啰唝曲六首》-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
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个女子在离开家乡去陪儿子夫婿时的心情抒发。她不喜欢家乡的秦淮江水,更不愿意坐上船只,但她还是跟随儿子和儿媳一起出发,度过了很多年。 另一部分诗歌中,作者描述了一棵老柳树的形象,虽然树枯叶落,但仍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无需担忧太阳偏爱某些地方而不利于它生长。 接着,诗人提到了商人妇女的遭遇,常常在江边望着船只,可能错认了自己家人的船只,感到孤独和失落。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居住的桐庐,但如今已经无法找到自己的故乡,只有通过广州的书信得以与这个世界相连。 整首诗充满了岁月无情、命运无常的感慨。作者既对过去的美好怀念,又感叹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
- 背诵
-
啰唝曲六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个女子在离开家乡去陪儿子夫婿时的心情抒发。她不喜欢家乡的秦淮江水,更不愿意坐上船只,但她还是跟随儿子和儿媳一起…展开这首诗是一个女子在离开家乡去陪儿子夫婿时的心情抒发。她不喜欢家乡的秦淮江水,更不愿意坐上船只,但她还是跟随儿子和儿媳一起出发,度过了很多年。 另一部分诗歌中,作者描述了一棵老柳树的形象,虽然树枯叶落,但仍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无需担忧太阳偏爱某些地方而不利于它生长。 接着,诗人提到了商人妇女的遭遇,常常在江边望着船只,可能错认了自己家人的船只,感到孤独和失落。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居住的桐庐,但如今已经无法找到自己的故乡,只有通过广州的书信得以与这个世界相连。 整首诗充满了岁月无情、命运无常的感慨。作者既对过去的美好怀念,又感叹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折叠 -
刘采春
刘采春,淮甸(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可见她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6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