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宜岁晚
出自唐朝皇甫曾的《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
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皇甫曾
柏台辞汉主,竹寺寄潜师。
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
——皎然
暮阶县雨足,寒吹绕松枝,理辩尘心妄,经分梵字疑。
——郑说
久承黄纸诏,曾赋碧云诗。
然诺惊相许,风流话所思。
——崔子向
筌忘心己默,磬发夜何其。
愿结求羊侣,名山从所之。
——皇甫曾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几首诗中都是描述了诗人与自然、与道理的交融和感悟。 第一首《行路难·人闲宜岁晚》是皇甫曾在游山玩水之后,认为人在岁末年底闲暇下来时,应该去寻求更深入的思考,与有道德修养的人一起探讨道理。 第二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柏台辞汉主》是皎然离开友人前往佛寺修行的心情描写。他开门迟到,但是友人仍然等候他,表示对他的重视与期待。 第三首《枫桥夜泊·暮阶县雨足》中郑说在雨中停留,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关系,并反省自己的尘心和执念。他同时也在琢磨佛经,但是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与疑问。 第四首《题都城南庄·久承黄纸诏》是崔子向受到朝廷表彰后的感言。他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提及自己曾经有过与诗人李白的交往,并以此勉励自己要继续在文学创作上发扬光大。 最后一首《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 春望·筌忘心己默》是皇甫曾与陆绩、储光羲等人在早春时一起游山玩水的经历。皇甫曾在寻找灵感时,不自觉地融入了自然之中,安静地思考和品味。他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结伴同游名山,互相鼓励和支持。
- 背诵
-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诗意赏析
这几首诗中都是描述了诗人与自然、与道理的交融和感悟。 第一首《行路难·人闲宜岁晚》是皇甫曾在游山玩水之后,认为人在岁末…展开这几首诗中都是描述了诗人与自然、与道理的交融和感悟。 第一首《行路难·人闲宜岁晚》是皇甫曾在游山玩水之后,认为人在岁末年底闲暇下来时,应该去寻求更深入的思考,与有道德修养的人一起探讨道理。 第二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柏台辞汉主》是皎然离开友人前往佛寺修行的心情描写。他开门迟到,但是友人仍然等候他,表示对他的重视与期待。 第三首《枫桥夜泊·暮阶县雨足》中郑说在雨中停留,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关系,并反省自己的尘心和执念。他同时也在琢磨佛经,但是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与疑问。 第四首《题都城南庄·久承黄纸诏》是崔子向受到朝廷表彰后的感言。他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提及自己曾经有过与诗人李白的交往,并以此勉励自己要继续在文学创作上发扬光大。 最后一首《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 春望·筌忘心己默》是皇甫曾与陆绩、储光羲等人在早春时一起游山玩水的经历。皇甫曾在寻找灵感时,不自觉地融入了自然之中,安静地思考和品味。他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结伴同游名山,互相鼓励和支持。折叠 -
皇甫曾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6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