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尘中识郑玄

出自清朝罗惇衍的《杜密
前后同称三李杜,阳城厉俗志翘然。丹心座上惭王昱,青眼尘中识郑玄
党锢英名先怒虎,休扬令闻罪寒蝉。逃刑避难非臣节,卓行今犹并颍川。
杜密拼音解读
qián hòu tóng chēng sān
yáng chéng zhì qiào rán
dān xīn zuò shàng cán wáng
qīng yǎn chén zhōng shí zhèng xuán
dǎng yīng míng xiān
xiū yáng lìng wén zuì hán chán
táo xíng nán fēi chén jiē
zhuó háng jīn yóu bìng yǐng chu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三位李白、李商隐和杜甫的诗歌才华,以及两位郑玄和王昱的学问成就。诗人通过这些文化名人的比较,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厉害和党锢事件的不满。 第一句“前后同称三李杜”,指的是唐代著名的五大诗人中的三位:李白、杜甫和李商隐。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都非常杰出,名字也都带有“李”或“杜”。 第二句“阳城厉俗志翘然”,指的是杜甫出生地阳城,那里的风气严峻,但杜甫却逆流而上,坚持自己的志向。 第三句“丹心座上惭王昱,青眼尘中识郑玄”,指的是王昱和郑玄是学术上的名人,他们的学问深入人心,而李白、杜甫等文学家则更多发表政治或文学作品,因此他们在学问上有所羞愧。 第四句“党锢英名先怒虎,休扬令闻罪寒蝉”,指的是唐朝时期的党锢事件,这是一场政治风暴,让很多有才华的人受到牵连。其中一些人像怒虎一样奋起反抗,而另一些人则像冬天里的寒蝉一样沉默不语。 第五句“逃刑避难非臣节,卓行今犹并颍川”,指的是当时有些人逃避政治迫害,但这种行为并非真正的忠臣,只有那些坚持正义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值得敬佩,他们的卓越行为至今仍被人所铭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杜密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三位李白、李商隐和杜甫的诗歌才华,以及两位郑玄和王昱的学问成就。诗人通过这些文化名人的比较,反映了对当时社会…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三位李白、李商隐和杜甫的诗歌才华,以及两位郑玄和王昱的学问成就。诗人通过这些文化名人的比较,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厉害和党锢事件的不满。 第一句“前后同称三李杜”,指的是唐代著名的五大诗人中的三位:李白、杜甫和李商隐。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都非常杰出,名字也都带有“李”或“杜”。 第二句“阳城厉俗志翘然”,指的是杜甫出生地阳城,那里的风气严峻,但杜甫却逆流而上,坚持自己的志向。 第三句“丹心座上惭王昱,青眼尘中识郑玄”,指的是王昱和郑玄是学术上的名人,他们的学问深入人心,而李白、杜甫等文学家则更多发表政治或文学作品,因此他们在学问上有所羞愧。 第四句“党锢英名先怒虎,休扬令闻罪寒蝉”,指的是唐朝时期的党锢事件,这是一场政治风暴,让很多有才华的人受到牵连。其中一些人像怒虎一样奋起反抗,而另一些人则像冬天里的寒蝉一样沉默不语。 第五句“逃刑避难非臣节,卓行今犹并颍川”,指的是当时有些人逃避政治迫害,但这种行为并非真正的忠臣,只有那些坚持正义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值得敬佩,他们的卓越行为至今仍被人所铭记。折叠

作者介绍

罗惇衍 罗惇衍 (1814—1874)广东顺德人,字星斋,号椒生。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咸丰间历吏、刑、户部侍郎。同治间官至户部尚书。卒谥文恪。学宗宋儒,与倭仁有北倭南罗之目。有《集义编》、《孔子集语》等。…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7977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