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从羁馆接清扬
出自清朝苏镜潭的《留别陈蛰公先生》- 数从羁馆接清扬,招饮时过绿野堂。庑下相庄梁妇案,橐中深愧陆生装。
家贫计岂佣书拙,时乱身偏作客强。凄绝当年王谢燕,春归犹自恋雕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人描写了自己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和过去的经历,以及对当时时局的感慨。 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离开羁留之地,获得自由,心情愉悦的场景。第二句则是描述诗人在绿野堂与友人相聚,畅谈宴饮之事。第三句讲到诗人曾经住过的庑下相庄,回忆起当年在那里读书的情景,并提到陆生的学识,引起自己深深地愧疚。最后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苦闷,自嘲自己没有出身,只能作客强行谋生,而且他也像春天归来的燕子一样,依然留恋过去的美好。 整首诗意境优美,抒发出诗人离乡背井、游历天涯的辛酸和无奈,同时也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感性的情怀。
- 背诵
-
留别陈蛰公先生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人描写了自己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和过去的经历,以及对当时时局的感慨。 第一句描述…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人描写了自己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和过去的经历,以及对当时时局的感慨。 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离开羁留之地,获得自由,心情愉悦的场景。第二句则是描述诗人在绿野堂与友人相聚,畅谈宴饮之事。第三句讲到诗人曾经住过的庑下相庄,回忆起当年在那里读书的情景,并提到陆生的学识,引起自己深深地愧疚。最后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苦闷,自嘲自己没有出身,只能作客强行谋生,而且他也像春天归来的燕子一样,依然留恋过去的美好。 整首诗意境优美,抒发出诗人离乡背井、游历天涯的辛酸和无奈,同时也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感性的情怀。折叠 -
苏镜潭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7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