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不知何处寺
出自清朝顾太清的《浪淘沙》- 楼外雨初晴。人倚云屏。月华如水照吹笙。多事夜寒添半臂,春也无情。
残烛尚荧荧。好梦初惊。纱窗晓色已平明。天籁不知何处寺,一片虚灵。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夜晚。诗人倚着云屏,听着吹笙之声,眺望月华如水的景象,但夜寒依旧让人感到无奈,即便春天已经到来也无济于事。在一盏残烛的微光下,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直到黎明时分,纱窗外透过晓色。然而,此时此刻,他无法辨认出那远处传来的天籁之音,只看到一片虚灵般的景象。整首诗意味深长,抒发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
- 背诵
-
浪淘沙诗意赏析
-
顾太清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朝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7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