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拈仍放合欢花

出自清朝顾贞观的《好事近
弹指绝思惟,唤出婵娟三昧。双锁金针谁会,笑拖泥裙带。
乍拈仍放合欢花,一段风流在。击竹声前粉碎,学香严下拜。
好事近拼音解读
dàn zhǐ jué wéi
huàn chū chán juān sān mèi
shuāng suǒ jīn zhēn shuí huì
xiào tuō qún dài
zhà niān réng fàng huān huā
duàn fēng liú zài
zhú shēng qián fěn suì
xué xiāng yán xià bà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汉宫秋》。 整首诗是通过描绘牵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悲剧故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来表达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一段的意思是:一转眼的功夫,我就沉浸在美丽的月光中,仿佛拥有了“婵娟三昧”(即与月亮精神交融)。但现实中,谁能真正领悟这种境界?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金针能够锁住我们的心灵。所以,我只好笑着走开,像一位女子拖着裙带一样。 第二句话继续描写了作者对美好感情的向往。并引用了“合欢花”的形象,可以理解为寓意一对相爱的情侣。然而,这段风流佳话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后面的“击竹声前粉碎”则可解释为,故事的结局已经注定是悲剧,就像在打击竹子的声响前,合欢花已经注定要凋零。 最后一句“学香严下拜”则是以诗人对故事主角杨贵妃的怀念之情结束,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向历史致敬的方式。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好事近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汉宫秋》。 整首诗是通过描绘牵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悲剧故事——唐玄宗和杨贵妃…展开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汉宫秋》。 整首诗是通过描绘牵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悲剧故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来表达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一段的意思是:一转眼的功夫,我就沉浸在美丽的月光中,仿佛拥有了“婵娟三昧”(即与月亮精神交融)。但现实中,谁能真正领悟这种境界?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金针能够锁住我们的心灵。所以,我只好笑着走开,像一位女子拖着裙带一样。 第二句话继续描写了作者对美好感情的向往。并引用了“合欢花”的形象,可以理解为寓意一对相爱的情侣。然而,这段风流佳话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后面的“击竹声前粉碎”则可解释为,故事的结局已经注定是悲剧,就像在打击竹子的声响前,合欢花已经注定要凋零。 最后一句“学香严下拜”则是以诗人对故事主角杨贵妃的怀念之情结束,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向历史致敬的方式。折叠

作者介绍

顾贞观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字华峰,亦作华封,又字远平,号梁汾,初名华文。生于明崇祯十年丁丑,卒于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江苏无锡人。贞观的曾祖顾宪成是晚明东林党人的领袖,顾氏家族是无锡之邑的名门望族,有着极好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具有高风亮节的门风。贞观禀性聪颖,少年时代即参加了由吴江名士吴兆骞兄弟主盟的「慎交社」,于社内斩露出过人的才华,与声望甚隆的吴兆骞齐名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6441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