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竟何往
出自清朝顾炎武的《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 昔我适济南,曾过伏生祠。青山对虚楹,零露寒高枝。
精灵竟何往,再拜空阶墀。迫怵秦火焚,岂意逢汉时。
此书立博士,天下亦一治。嗟彼九十翁,俟河未为迟。
不厌文字讹,百王赖蓍龟。后人失其传,巧文患多师。
忽见吾友书,一编远来贻。缅想江上村,弦歌类齐淄。
白首穷六经,梦寐亲皋伊。百家纷纶说,爬罗殆无遗。
论及禹贡篇,九州若列眉。上愁法令烦,下慨淳风衰。
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纲维。烟艇隔吴门,临风苦相思。
为招阳鸟来,寄此怀人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述诗人游历济南时,经过了伏生祠,看到了青山对着虚楹,枝上露水洒满,精灵已不知去向。诗人膜拜了一下空阶墀,感叹早年秦火焚烧了伏生的书籍,遗憾没能见到伏生本人。但是如今伏生的书立博士,治理天下,吟咏者仍在传唱他的著作,遗憾的是有些文献已经失传,而巧言之人却层出不穷。 忽然间,诗人看到一位友人送来的书籍,缅怀起曾经与友人一起居住在江畔小村里,共同学习读书、吟诗作赋,白发苍苍,至今依旧思念村庄的音乐与风色。百家争鸣,多种观点,但禹贡篇中九州的地理格局却让人深思。 诗人感慨法令繁琐,风气衰落,但现在正值君主盛世,作为一名有识之士,应该勇敢承担起责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最后,诗人希望阳鸟能够听到他的思念之情,飞来与他相伴。
- 背诵
-
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诗人游历济南时,经过了伏生祠,看到了青山对着虚楹,枝上露水洒满,精灵已不知去向。诗人膜拜了一下空阶墀,感叹早…展开这首诗是描述诗人游历济南时,经过了伏生祠,看到了青山对着虚楹,枝上露水洒满,精灵已不知去向。诗人膜拜了一下空阶墀,感叹早年秦火焚烧了伏生的书籍,遗憾没能见到伏生本人。但是如今伏生的书立博士,治理天下,吟咏者仍在传唱他的著作,遗憾的是有些文献已经失传,而巧言之人却层出不穷。 忽然间,诗人看到一位友人送来的书籍,缅怀起曾经与友人一起居住在江畔小村里,共同学习读书、吟诗作赋,白发苍苍,至今依旧思念村庄的音乐与风色。百家争鸣,多种观点,但禹贡篇中九州的地理格局却让人深思。 诗人感慨法令繁琐,风气衰落,但现在正值君主盛世,作为一名有识之士,应该勇敢承担起责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最后,诗人希望阳鸟能够听到他的思念之情,飞来与他相伴。折叠 -
顾炎武
顾炎武(1618-168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初名绎,字宁人,江苏昆山人,经两个朝代均没做官,他学问广博,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反对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遍游华北,搜集材料,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垦荒种地,纠合同道,不忘复兴。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天文、经史百家,都有研究。在哲学上,他认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5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