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由来本自闲

出自宋朝朱熹的《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拼音解读
nián huí shǒu mèng yún guān
zhòng lái liǎng bìn bān
diǎn jiǎn liáng jiān xīn suì yuè
zhāo tái shàng jiù shān
sān shēng màn shuō zhōng
wàn yóu lái běn xián
xiào zhī láng yòu xiàng nǎo
xīn shī luò yán j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bìn)斑。
几年来一直梦中回首这令人难忘的东峰,今天重游故地却已花白了双鬓。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查看梁间的燕子,它们飞去飞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新的岁月,台上所见的旧时溪山仍然像往日一样喜迎故人。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佛家所说的“三生”毕竟是没有什么实据的,佛教所持的“万法”实则本于闲静。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相逢一笑之后你可能又对我的见解不满,可是,为表达重逢喜悦的诗篇恰恰不在这语言之中。

参考资料:

1、 陶文鹏. 宋诗精华[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80页
参考资料:
1、 陶文鹏. 宋诗精华[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80页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bìn)斑。
道人:此指佛教僧人。溥公:事迹未详,当为九日山僧,朱熹故人,东峰道人当为其别号。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万法:佛教语,通称一切事物和道理。闲:空洞、空虚,即佛家所谓寂静、寂灭。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支郎:即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三国时月支国僧。曾仕吴为博士,后隐居穹窿山。身细长黑瘦,博览经籍,莫不精究。这里代指溥公,交郎本是三国时期高僧支谦的称号,后世因尊称僧人为支郎。

参考资料:

1、 陶文鹏. 宋诗精华[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80页
参考资料:
1、 陶文鹏. 宋诗精华[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80页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诗的开头两句:“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表明别后几年,经常思念自己的友人,回首前尘,当年聚首的云关,还频频萦现在梦寐之间,那里的东峰,正是溥公栖息之所。而这次重逢,恰好还在云峰,重逢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虽说时光流逝,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但能会见故人,也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接着申足前意:“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检点梁间的燕子,它们自去自来,已经经历了不少新的岁月,燕巢犹在,已是新筑的了。那台上所见的溪山,还像旧时一样,妩媚迎人,似乎和老友招呼:“你们旧日的游踪,还存留在这儿哩!”这两句进一步写重逢的喜悦,溪山依然如画,燕语如迎敌人,岁月是消失了,却喜旧情还在。

  五六两句,转进一层,写重逢以后谈论的内容:“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尽管佛家爱说三生(前生、今生、来生),溥公也不例外,但作者看来“三生”毕竟是无据的。所谓万法归根,实皆本于寂静。佛家主张寂灭,追求不生不灭的涅粲境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而儒家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主张居敬镇独。但归根结蒂,佛家、道家的宗旨,其由来只在于一个“闲”字。闲则静,静则百念皆空,神完志适。这和儒家重视人事,主张格物致知、居仁由义,在观点上也是迥然不同的。这两句说明作者和溥公,尽管是知交,但对哲学上的观点不妨各有见解。

  结尾两句:“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作者知道上面“三生”、“万法”的说法,支郎必定不会同意,甚至还要相恼。诗句中以“又相恼”表示和溥公的解说,早有不同。又以“不落语言间”表示,之奉酬新诗的本意,只是表白自我的情志,真情所在,原是不落于语言之间的。这最后一句意思是说:新诗在语言之外,寓有深情。相逢一笑,溥公于“相恼”之外,当亦为重逢的喜悦,而欣然相谅吧。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15 年:第121页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年:第1201页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可能是: 回顾往事,发现时间过得很快,人也变老了,两鬓斑白。然而,看着梁上的一切,感觉好像还是新的一年,旧…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可能是: 回顾往事,发现时间过得很快,人也变老了,两鬓斑白。然而,看着梁上的一切,感觉好像还是新的一年,旧的山川依旧如故。诗人谈到轮回三世,但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个说法。他相信宇宙的万物都自然而然地存在,不需要太多的解释。最后,他似乎在埋怨自己的新诗无法表达他想说的话。折叠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光宗朝,除知漳州。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284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