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屠苏梦

出自宋朝文天祥的《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拼音解读
qián kūn kōng luò luò
suì yuè táng táng
jīng fēng
qióng biān bǎo xuě shuāng
mìng suí nián jìn
shēn shì wàng
mèng
tiāo dēng wèi y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无复屠(tú)苏梦,挑灯夜未央。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参考资料:

1、 李有明、樊运宽.古诗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64页
参考资料:
1、 李有明、樊运宽.古诗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64页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除夜:指公元1281年(元朝至元十八年)除夕。乾坤:指天地,即空间。空落落:空洞无物。岁月:时间。堂堂:跨步行走的样子。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末路:指己被俘囚,不望生还,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惊风雨:指有感于当年战斗生活的疾风暴雨。穷边:极远的边地。此就南宋的辖区而言,称燕京 为穷边。风霜:指囚居生活的艰难困苦。。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tú)苏梦,挑灯夜未央。
屠苏梦:旧历新年,有合家喝“屠苏酒”的习惯。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

参考资料:

1、 李有明、樊运宽.古诗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64页
参考资料:
1、 李有明、樊运宽.古诗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64页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写作此诗时作者已经被关押整整三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禄不能软服,牢狱苦难不能屈服。他衰鬓霜染,意志弥坚。牢房冰冷潮湿,饮食艰涩难咽,妻儿宫中服役,朝廷苟且投降等惨痛的现实,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穷途的困厄艰难。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笔,蘸着热血和心泪,写就了这首悲而不屈的短诗。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授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理宗朝,历除江西提刑。咸淳六年(1270),除军器临,寻兼崇政殿说书,又兼学士院权直,忤贾似道,罢归家居。九年,除湖南提刑,差知赣州。德祐元年(1275),应诏勤王,尽出家资募兵至临安,出知平江府。是年底,签书枢密院事。二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2692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