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复更出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
君不见河边草。
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
今暝没尽去。
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
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
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
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
存亡贵贱付皇天。
拟行路难拼音解读
jūn jiàn biān cǎo
dōng shí chūn mǎn dào
jūn jiàn chéng shàng
jīn míng méi jìn
míng cháo gèng chū
jīn shí dāng rán
yǒng miè huáng quán
rén shēng duō huān shǎo
zài shèng nián
qiě yuàn zhì shù xiàng jiù
chuáng tóu héng yǒu jiǔ qián
gōng míng zhú fēi shì
cún wáng guì jiàn huáng t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冷静态度。第一、二句描绘了河边的草在冬天枯死,但在春天又会再次茂盛,强调了事物的变化无常。第三至五句则表现了太阳从城墙上升起,然后在黄昏时退去,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感慨人生苦短,欢乐不多,但他仍然怀抱着自己的意气和志向,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诗人强调了功名利禄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生死存亡和贵贱待遇都由上天裁定。整首诗传达出了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拟行路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冷静态度。第一、二句描绘了河边的草在冬天枯死,但在春天又会再次茂盛,强调了…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冷静态度。第一、二句描绘了河边的草在冬天枯死,但在春天又会再次茂盛,强调了事物的变化无常。第三至五句则表现了太阳从城墙上升起,然后在黄昏时退去,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感慨人生苦短,欢乐不多,但他仍然怀抱着自己的意气和志向,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诗人强调了功名利禄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生死存亡和贵贱待遇都由上天裁定。整首诗传达出了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折叠

作者介绍

鲍照 鲍照 鲍照(412?-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任为国侍郎。文帝时迁中书舍人。临海王子项镇荆州,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后临海王谋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门阀士族当权的时代,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对刘宋王朝的政治深为不满。但由于「家世贫贱」而在宦途上饱受压抑。鲍照是宋朝成就最高的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8920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