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尘埋陇垠

出自南北朝吴均的《战城南
陌上何喧喧,匈奴围塞垣。黑云藏赵树,黄尘埋陇垠
天子羽书劳,将军在玉门。
战城南拼音解读
shàng xuān xuān
xiōng wéi sāi yuán
hēi yún cáng zhào shù
huáng chén mái lǒng yín
tiān shū láo
jiāng jūn zài m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描绘了古代边疆戍卫的景象。 第一句“陌上何喧喧,匈奴围塞垣”描述了边疆地区的喧嚣和紧张气氛,因为匈奴常常入侵中国的边界,并且屡次攻打边防城池。 第二句“黑云藏赵树,黄尘埋陇垠”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的烟尘和土壤,暗示着匈奴的军队正在接近并将要进攻境内。 第三句“天子羽书劳,将军在玉门”则是指朝廷派遣了高级军官前往前线指挥作战,在玉门关等重要的边界关隘进行对抗匈奴的行动。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古代的战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边疆守卫的艰辛与危险,也反映出了古代中国政府的强大军事力量。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战城南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描绘了古代边疆戍卫的景象。 第一句“陌上何喧喧,匈奴围塞垣”描述了边疆地区…展开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描绘了古代边疆戍卫的景象。 第一句“陌上何喧喧,匈奴围塞垣”描述了边疆地区的喧嚣和紧张气氛,因为匈奴常常入侵中国的边界,并且屡次攻打边防城池。 第二句“黑云藏赵树,黄尘埋陇垠”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的烟尘和土壤,暗示着匈奴的军队正在接近并将要进攻境内。 第三句“天子羽书劳,将军在玉门”则是指朝廷派遣了高级军官前往前线指挥作战,在玉门关等重要的边界关隘进行对抗匈奴的行动。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古代的战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边疆守卫的艰辛与危险,也反映出了古代中国政府的强大军事力量。折叠

作者介绍

吴均 吴均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人。史书上说他出身寒贱,好学,为文有俊才。沈约很称赞他的诗文。梁武帝天监初年,柳恽为吴兴守,召他作主簿。后官至奉朝请。他曾打算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后来因为私撰《齐春秋》而被免职。晚年又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吴均的诗文很有特点,当时被认为「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效法他,谓之「吴均体…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746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