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然浮窃

出自南北朝陆倕的《释奠应令诗 其六
景属遵暮,惟时栗烈。夜露方涂,朝流己折。铿锵萃止,肃雍在列。
顾省无庸,徒然浮窃
释奠应令诗 其六拼音解读
jǐng shǔ zūn
wéi shí liè
fāng
cháo liú shé
kēng qiāng cuì zhǐ
yōng zài liè
shěng yōng
rán qi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句诗来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成都夜行》。整首诗写的是作者夜晚在成都城中游荡的景象和感慨。 这句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此时已经到了深秋时节,天气已经变得十分寒冷,露水也已经开始凝结。在这样的环境下,身处于宁静之中的人们仍然能够保持安详的心态,彼此相聚、相互倾听,形成一种肃穆庄严的局面。然而,对于作者自己来说,他却感到自己无法做到如此恰当的反应,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想着些浮躁的事情。 总体上,这句诗表现了人们在平静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恰当姿态与作者自身所表现出的无法安定的内心状态之间的鲜明对比。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释奠应令诗 其六诗意赏析

这句诗来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成都夜行》。整首诗写的是作者夜晚在成都城中游荡的景象和感慨。 这句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此…展开
这句诗来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成都夜行》。整首诗写的是作者夜晚在成都城中游荡的景象和感慨。 这句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此时已经到了深秋时节,天气已经变得十分寒冷,露水也已经开始凝结。在这样的环境下,身处于宁静之中的人们仍然能够保持安详的心态,彼此相聚、相互倾听,形成一种肃穆庄严的局面。然而,对于作者自己来说,他却感到自己无法做到如此恰当的反应,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想着些浮躁的事情。 总体上,这句诗表现了人们在平静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恰当姿态与作者自身所表现出的无法安定的内心状态之间的鲜明对比。折叠

作者介绍

陆倕 陆倕 (470—526)南朝梁吴郡吴人,字佐公。陆慧晓子。少勤学,善属文。杜绝往来,昼夜读书数岁。年十七,举州秀才。与兄陆僚、陆任并有美名,时称三陆。与沈约、谢朓等共为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梁武帝天监初,为右军安成王主簿。武帝爱其才,命撰《新漏刻铭》、《石阙铭记》。累迁扬州大中正,太常卿。有文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7112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