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鞍且驻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
问楼桑、故居无处。青林留在祠宇。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春已暮。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刘郎良苦。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登临感怆千古。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还自语。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征鞍且驻。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拼音解读
wèn lóu sāng chù
qīng lín liú zài
huāng tán shè sàn niǎo shēng
hàn jiā xiāo
chūn
jūn jiàn jǐn chéng huā zhòng jīng fēng
liú láng liáng
jìn lěi qīng yún
jǐn jiāng xiù
bàn zuò qiū
西 shān hǎo
mǎn lóng pán
dēng lín gǎn chuàng qiān
dāng shí zhū chéng shì
zhòng guǒ shuí
hái
yuán shì shí nián lái wǎng yàn nán
zhēng ān qiě zhù
jiù lǎo pén biān
tián wēng gòng yǐn
xié shǒu zuì xi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过去的岁月和人物。它描述了作者在游走于故地时的感情和思绪,包括对历史遗迹、美景和逝去的朋友的回忆和悼念。 最开始的两句提到问楼桑的事情,表达了作者探访故乡时的迷茫和无助。接着,诗中描绘了荒废的祭坛和寂静的汉家箫鼓,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 在第二段,作者谈到了锦城花重惊风雨和刘郎的艰辛,这些表明了历史上的战争和政治动荡所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但即使经历了这些苦难,锦江的秀美依然存在,西山依然美好,这些景象让人感到安慰和欣慰。 最后,作者自问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表明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和探索。他还提到了自���十年来往燕南路的经历,并表达了与田翁共饮、携手离去的美好愿望和情感。整首诗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友谊的感悟和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过去的岁月和人物。它描述了作者在游走于故地时的感情和思绪,包括对历史遗迹、美景和逝去的朋友的回忆和悼念…展开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过去的岁月和人物。它描述了作者在游走于故地时的感情和思绪,包括对历史遗迹、美景和逝去的朋友的回忆和悼念。 最开始的两句提到问楼桑的事情,表达了作者探访故乡时的迷茫和无助。接着,诗中描绘了荒废的祭坛和寂静的汉家箫鼓,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 在第二段,作者谈到了锦城花重惊风雨和刘郎的艰辛,这些表明了历史上的战争和政治动荡所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但即使经历了这些苦难,锦江的秀美依然存在,西山依然美好,这些景象让人感到安慰和欣慰。 最后,作者自问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表明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和探索。他还提到了自���十年来往燕南路的经历,并表达了与田翁共饮、携手离去的美好愿望和情感。整首诗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友谊的感悟和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4099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