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颜亦强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四》- 旧隐嵩山阳,笋蕨丰馈饷。新斋淅江曲,山水穷放浪。
乾坤两茅舍,气压华屋上。一从陵谷变,归顾无复望。
渔樵忆往还,风土梦间旷。恍如悟前身,姓改心不忘。
去年住佛屋,尽室寄寻丈。今年僦民居,卧榻碍盆盎。
静言寻祸本,正坐一出妄。青山不能隐,俯首入羁鞅。
巢倾卵随覆,身在颜亦强。空悲龙髯绝,永负鱼腹葬。
置锥良有馀,终身志悲怆。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孟浩然在隐居于嵩山阳的老家时所感到的种种思绪和感慨。他回忆旧时在山上采集竹笋、蕨菜等自然馈赠,以及新近在淅江曲建造的斋房,对大自然的景色也有着深刻的描述。 诗人还回顾了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从住在僧房到现在租住在村里民居之中,表达出对生命的追求与期许。他认为不要轻易的寻找麻烦,因为人生已经够不易了,而且无论在哪里都无法完全摆脱外界的压力,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孟浩然在本篇诗的结尾处,表现出自己的悲凉和失落,他提到龙髯断裂、鱼肚埋入土中等寓意深远的形象,并用“置锥良有余”来表达自己沉重的心境,奋斗终究是徒劳无益。
- 背诵
-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孟浩然在隐居于嵩山阳的老家时所感到的种种思绪和感慨。他回忆旧时在山上采集竹笋、蕨菜等自然馈赠,以及新近在…展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孟浩然在隐居于嵩山阳的老家时所感到的种种思绪和感慨。他回忆旧时在山上采集竹笋、蕨菜等自然馈赠,以及新近在淅江曲建造的斋房,对大自然的景色也有着深刻的描述。 诗人还回顾了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从住在僧房到现在租住在村里民居之中,表达出对生命的追求与期许。他认为不要轻易的寻找麻烦,因为人生已经够不易了,而且无论在哪里都无法完全摆脱外界的压力,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孟浩然在本篇诗的结尾处,表现出自己的悲凉和失落,他提到龙髯断裂、鱼肚埋入土中等寓意深远的形象,并用“置锥良有余”来表达自己沉重的心境,奋斗终究是徒劳无益。折叠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2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