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怀当一面

出自金朝王若虚的《忆之纯 其一
幼岁无真契,中年得伟人。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
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
忆之纯 其一拼音解读
yòu suì zhēn
zhōng nián wěi rén
qīng huái 怀 dāng miàn
tóu fèn zhōng shēn
dēng huǒ tán xuán
yīng huā zhú shèng chūn
shí zhòng xiào
xiōng shēng ch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岁)中,人们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意义。第二阶段(中年)中,通过遇见伟大的人物,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并倾注其心思。第三阶段(晚年)中,他们希望回忆起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并渴望再次感受到早期的轻松和快乐。 在诗中,作者使用了各种象征和隐喻来描述他的情感和思维过程。例如,灯火谈玄夜可能指的是人生的冥想和深思熟虑,而莺花逐胜春则可能暗示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最后一句话“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则可能表示作者对于再次感受到早期的轻松和快乐的渴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忆之纯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岁)中,人们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意义。第二阶段(中年)中,通过遇见伟大的人物…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岁)中,人们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意义。第二阶段(中年)中,通过遇见伟大的人物,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并倾注其心思。第三阶段(晚年)中,他们希望回忆起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并渴望再次感受到早期的轻松和快乐。 在诗中,作者使用了各种象征和隐喻来描述他的情感和思维过程。例如,灯火谈玄夜可能指的是人生的冥想和深思熟虑,而莺花逐胜春则可能暗示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最后一句话“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则可能表示作者对于再次感受到早期的轻松和快乐的渴望。折叠

作者介绍

王若虚 王若虚 (1174—1243)金藁城人,字从之,号慵夫。章宗永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著作佐郎、平凉府判官,累官翰林直学士。金亡北归。论诗文主张辞达理顺,反对险怪雕琢。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230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