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萧寺俯朝阳
出自金朝蔡圭的《登陶唐山寺》- 岭外高槐驿路长,岭头萧寺俯朝阳。定知绝顶有佳处,聊与瘦藤寻上方。
千里好风随野色,一轩空翠聚山光。道人底是怜行役,不惜禅床坐午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道士的旅行经历。他来到了岭外,沿着高槐树林的驿路前行,一路上遇见了美丽的风景和自然的野趣。 诗中提到了一个萧寺,这是一座位于岭头的佛教寺院,从山顶俯瞰可以看到朝阳的美景。诗人认为这个地方肯定还有更美的景色等待着他去发现,所以他决定继续往上走,一边随意地寻找着美好的风景,一边把瘦藤扯起来当作拐杖。 在旅途中,他感受到了千里之外的清新好风,也在山间的一座小屋里结交了志同道合的人,与其一起聚集翠绿的山光。虽然他的身份是道士,但他非常关心行人们的旅途艰辛,甚至不惜放弃禅床去陪伴他们,在午后的凉爽中坐下来休息。整首诗通过道士旅行的细节,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怜悯关怀。
- 背诵
-
登陶唐山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道士的旅行经历。他来到了岭外,沿着高槐树林的驿路前行,一路上遇见了美丽的风景和自然的野趣。 诗中提到了…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道士的旅行经历。他来到了岭外,沿着高槐树林的驿路前行,一路上遇见了美丽的风景和自然的野趣。 诗中提到了一个萧寺,这是一座位于岭头的佛教寺院,从山顶俯瞰可以看到朝阳的美景。诗人认为这个地方肯定还有更美的景色等待着他去发现,所以他决定继续往上走,一边随意地寻找着美好的风景,一边把瘦藤扯起来当作拐杖。 在旅途中,他感受到了千里之外的清新好风,也在山间的一座小屋里结交了志同道合的人,与其一起聚集翠绿的山光。虽然他的身份是道士,但他非常关心行人们的旅途艰辛,甚至不惜放弃禅床去陪伴他们,在午后的凉爽中坐下来休息。整首诗通过道士旅行的细节,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怜悯关怀。折叠 -
蔡圭
蔡珪,字正甫,蔡松年子,真定人。中进士第,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1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