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书枕头睡
出自金朝赵元的《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 其三》- 少从白衫游,气与山峥嵘。一念堕文字,肠腹期拄撑。
多机天所灾,室暗灯不荧。拈书枕头睡,鼻息春雷鸣。
泰山与鸿毛,何者为重轻。蹄泓与渤澥,谁能较亏盈。
如能平其心,一切当自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困境并寻求解脱的心情。他感慨自己曾经追求名利、游赏白衫,但气质却难与峻峭的山峰相比。如今他明白文字学问虽然重要,但也会成为束缚自我的桎梏,内心深处却渴望拥有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同时,他也表示多少都会有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房间里暗淡的灯光让他昏昏欲睡,但是即使枕头下有书卷,也往往难以入眠。他进一步提出了“泰山”和“鸿毛”、“蹄泓”和“渤澥”这样的类比,表达了人们常常陷入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境地。最后,他呼吁平心静气,把握当下,才能面对种种的挑战和压力。
- 背诵
-
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困境并寻求解脱的心情。他感慨自己曾经追求名利、游赏白衫,但气质却难与峻峭的山峰相比。如今…展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困境并寻求解脱的心情。他感慨自己曾经追求名利、游赏白衫,但气质却难与峻峭的山峰相比。如今他明白文字学问虽然重要,但也会成为束缚自我的桎梏,内心深处却渴望拥有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同时,他也表示多少都会有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房间里暗淡的灯光让他昏昏欲睡,但是即使枕头下有书卷,也往往难以入眠。他进一步提出了“泰山”和“鸿毛”、“蹄泓”和“渤澥”这样的类比,表达了人们常常陷入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境地。最后,他呼吁平心静气,把握当下,才能面对种种的挑战和压力。折叠 -
赵元
定襄人,字宜之,一名宜禄,号愚轩居士。幼举童子科。后调巩西簿,以眼病去官。有诗名。南渡后,往来洛西山中。…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1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