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黄池千里余
出自唐朝胡曾的《咏史诗·吴宫》- 草长黄池千里余,归来宗庙已丘墟。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整首诗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逝去岁月的回忆。 具体来说,这句诗意味着时间流逝,万物凋零。长满荒草的黄河岸边,有着千里之遥的景象,而归来时宗庙已经成为了丘墟,表示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更迭。接下来的两句则批评了当时的政治风气,指出出征的将领们不听忠臣之言,结果失败并徒然牺牲了许多士兵,最后不过像穷泉之水般黯淡无光,没有了曾经的辉煌。
- 背诵
-
咏史诗·吴宫诗意赏析
-
胡曾
胡曾,唐朝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0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