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抱胡髯卧黑泉
出自唐朝李颀的《杂兴》- 沈沈牛渚矶,旧说多灵怪。行人夜秉生犀烛,洞照洪深辟滂湃。
乘车驾马往复旋,赤绂朱冠何伟然。波惊海若潜幽石,龙抱胡髯卧黑泉。
水滨丈人曾有语,物或恶之当害汝。武昌妖梦果为灾,百代英威埋鬼府。
青青兰艾本殊香,察见泉鱼固不祥。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
千年魑魅逢华表,九日茱萸作佩囊。善恶死生齐一贯,祗应斗酒任苍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在描述牛渚矶,一个传说中神秘的地方。晚上,行人手持光明的生犀烛,在洞穴里探险,发现了深邃的水洞和巨石,还看到了蜿蜒的黑龙和睡在深山中的鬼怪。 作者告诫人们要小心,因为这个地方不仅有神灵,也有危险的事物。他提到武昌妖梦带来了灾难,英雄也埋葬在鬼府之中。作者还说,即使一些东西看起来很美好,如青草和艾草,也可能会隐藏某种危险,泉中的鱼也象征着不吉利的预兆。 最后,作者认为善恶死生都是平等的,人们应该放下束缚,享受生命,尽情饮酒畅快淋漓。
- 背诵
-
杂兴诗意赏析
-
李颀
李颀(690─751),唐朝著名诗人。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寄居颍阳(今河南许昌附近)。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曾任新乡县尉。后离职,归隐颍阳。与王维、高适、王昌龄、崔颢、张旭等素有交往,是当时名士之一。李颀的诗内容丰富,风格洒脱豪放,善于铺叙夸饰以写人状物,音节响亮,语言流畅,气势雄壮。擅长写五古、七言歌行和七律,尤以赠别、边塞和描写音乐的诗篇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9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