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亡染污名
出自唐朝智通的《偈》-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描绘了修行者的境界和目标。其中,“三身”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身、报身、化身”,表示修行者在不同层次上的存在;“四智”指的是“辨别智、平等性智、增长智、究竟智”,代表修行者具备的智慧和洞见。 接下来的几句话说出了修行者如何将身体与智慧融合,使自己能够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并且不被外界干扰而迷失自己。 然而,作者警告人们,修行的过程是危险的,因为修行者可能会走向一些妄念而使自己迷失方向,所以要保持真正的正念,才能达到境界的提高和心灵的净化。 最后一句“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表示通过得到导师的指导,修行者最终能够彻底摆脱妄想和杂念,实现内心的纯净和解脱。
- 背诵
-
偈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修行者的境界和目标。其中,“三身”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身、报身、化身”,表示修行者在不同层次上的存在;“四智…展开这首诗词描绘了修行者的境界和目标。其中,“三身”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身、报身、化身”,表示修行者在不同层次上的存在;“四智”指的是“辨别智、平等性智、增长智、究竟智”,代表修行者具备的智慧和洞见。 接下来的几句话说出了修行者如何将身体与智慧融合,使自己能够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并且不被外界干扰而迷失自己。 然而,作者警告人们,修行的过程是危险的,因为修行者可能会走向一些妄念而使自己迷失方向,所以要保持真正的正念,才能达到境界的提高和心灵的净化。 最后一句“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表示通过得到导师的指导,修行者最终能够彻底摆脱妄想和杂念,实现内心的纯净和解脱。折叠 -
智通
唐僧。陕州安邑人,俗姓赵。隋炀帝大业中出家。太宗贞观中诏入翻经馆,与梵僧对译《千臂千眼经》。高宗永徽中又译《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等经。…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9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