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道士无龙
出自唐朝王质的《送韩总二首 其二》- 飘泊春馀絮,孤寒岁晚松。谁知文有虎,祇道士无龙。
湓浦城相别,蚕丛国再逢。论心能几许,山水又重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活和创作中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人生经历和心灵境遇的思考。 第一句“飘泊春馀絮,孤寒岁晚松”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有些零散残留的柳絮漂浮着,象征着作者自己的“飘泊”。而在岁末冬季,孤寂的松树更加凸显出作者的孤独感。第二句“谁知文有虎,祇道士无龙”抒发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和渴望,但也暗示着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位才华横溢的人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第三句“湓浦城相别,蚕丛国再逢”描述了离别与重逢,或许是作者离开故乡后重游故地的心情。最后一句“论心能几许,山水又重重”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中的变幻和磨难的感慨。作者认为,只有通过深刻的内心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他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沉思,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灵感和动力。
- 背诵
-
送韩总二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活和创作中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人生经历和心灵境遇的思考。 第一句“飘泊春馀絮,孤寒岁晚松”描绘了春…展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活和创作中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人生经历和心灵境遇的思考。 第一句“飘泊春馀絮,孤寒岁晚松”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有些零散残留的柳絮漂浮着,象征着作者自己的“飘泊”。而在岁末冬季,孤寂的松树更加凸显出作者的孤独感。第二句“谁知文有虎,祇道士无龙”抒发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和渴望,但也暗示着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位才华横溢的人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第三句“湓浦城相别,蚕丛国再逢”描述了离别与重逢,或许是作者离开故乡后重游故地的心情。最后一句“论心能几许,山水又重重”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中的变幻和磨难的感慨。作者认为,只有通过深刻的内心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他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沉思,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灵感和动力。折叠 -
王质
王质(769年—836年),字华卿,太原祁人,王潜第五子。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8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