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乌啼落丹枫寒
出自唐朝李治的《姑苏台》- 吴王宴罢歌台晚,斜日清江映阑槛。台上西施醉捧心,江边东越愁尝胆。
鸱夷裹尸去不还,麋鹿散迹游其间。秋深明月照高树,惊乌啼落丹枫寒。
功名独羡陶朱子,一夜扁舟弄云水。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吴王宴罢后的景象。在歌台晚宴结束后,斜阳映照在清江上,台上的美女西施醉倒捧着心,江边的东越人则愁苦地品尝胆汁。鸱夷裹尸离去,麋鹿散步于林间。深秋中,明月高挂于高树之上,乌鸦啼叫,落叶纷飞,气氛凄凉寒冷。虽然此时陶朱子的功名遥不可及,但是作诗者仍可以在扁舟上漫游云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整首诗抒发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 背诵
-
姑苏台诗意赏析
-
李治
李治(628年-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年—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8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