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池何似承明近

出自宋朝虞集的《次韵马伯庸尚书
邃阁晨趋禁掖西,暮街骑马及鸡栖。退朝每想花边散,得句应从竹上题。
赐被南宫无宿火,斋居方丈有蒸藜。凤池何似承明近,久候文星共聚奎。
次韵马伯庸尚书拼音解读
suì chén jìn 西
jiē
tuì 退 cháo měi xiǎng huā biān sàn
yīng cóng zhú shàng
bèi nán gōng xiǔ 宿 huǒ
zhāi fāng zhàng yǒu zhēng
fèng chí chéng míng jìn
jiǔ hòu wén xīng gòng ku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的日常生活。他早晨赶去宫殿,在傍晚骑马回到家,看到鸡栖息。每次下朝,他都想到花园里散步,发呆。最后,他说要写一句话在竹子上,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第二节讲述了作者的居住环境。他没有火炉来取暖,只有蒸米饭的简陋条件。作者提到凤池,和承明门相比较,使读者感觉到他们与皇室的亲密关系。最后,他等待着文星和奎星一起聚集,希望得到更多的启示和灵感。整首诗反映了作者的清贫和对自然的追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次韵马伯庸尚书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的日常生活。他早晨赶去宫殿,在傍晚骑马回到家,看到鸡栖息。每次下朝,他都想到花园里散步,发呆。最…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的日常生活。他早晨赶去宫殿,在傍晚骑马回到家,看到鸡栖息。每次下朝,他都想到花园里散步,发呆。最后,他说要写一句话在竹子上,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第二节讲述了作者的居住环境。他没有火炉来取暖,只有蒸米饭的简陋条件。作者提到凤池,和承明门相比较,使读者感觉到他们与皇室的亲密关系。最后,他等待着文星和奎星一起聚集,希望得到更多的启示和灵感。整首诗反映了作者的清贫和对自然的追求。折叠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5338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